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漫话清高同步练习1(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D.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的呢?还是参加美容美发培训班的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句是( )
    ①这首散文诗_____激情,讴歌了新的历史时期内人与人之间的的手足之情。
    ②这个贪官被绳之以法的消息到处 _____,人们无不为除去了一大祸患而拍手称快。
    ③要想攻克科学的难关,必须要有_____的意志,还要有“韧”的战斗精神。
    A.饱含 传诵 坚挺 B.饱含 传扬 坚强
    C.包含 传扬 坚挺 D.包含 传诵 坚强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次当选的人大代表不但有德高望众的学者,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企业家。
    B.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越了。
    C.孙志刚事件如此不了了之,是对读者的愚弄,也是对媒体的自损,对此,笔者一直想不通。
    D.这个企业负责人的这一举措不但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还体现了人们观念的更新。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不管采取的做法是否正确与错误,只一味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事情,这不是有主见,而是主观臆断。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田园牧歌似的感受和理想,在今天读这篇速写时仍禁不住心潮涌动。
    C.须知每一个物种要经过多少万年的演变、适应、竞争、完善,才能达到目前这种日趋完备的功能。
    D.“有个性”,作为个性解放的一个特征,本来应该是优点,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却被当作缺点,被视作不成熟的表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不过,从陶渊明这个清高模式来看,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固然决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实”;但如果在“实”之外还能享有清高之“名”,那就还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其后,像林和靖、倪云林等人,也都因具有才艺专长,才成为著名的清高之人。例如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咏梅绝唱,才能成为名人。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当然,真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的。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一则因为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树立;假如无所表现,也就无从传扬了。二则因为有才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至于那才艺是否适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们心目中,好像认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
    7.一个人要想享有清高之名,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8.陶渊明与林和靖成了清高的典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9.“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一句中的“怪癖‘在文中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10.真正清高的人想无名而终有名的原因是什么?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各部分句式协调一致。
    于是我又抬起头来,从容地张望这拔地而起的山丘,有的像折成好几叠的屏风站立着,有的昂扬着像即将启碇的船舶,有的蹲踞着像高昂着头颅呼啸的猛虎,有的像紧紧收敛着翅膀引吭报晓的雄鸡突兀着,百态千姿,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依照画线的句子的样式,分别在这些句子后面写出相应的文字。
    拥有是美丽的,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设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有《离骚》的篇章?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比喻句。
    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雪降落下来了。
    14.(2004年重庆高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山 峦 筱敏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被历史称之为贵族革命。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靴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然而,恰恰是窒息生命的统治,使自由成为一种焦灼的渴望;恰恰是腐质土的堆积,迫使一种名叫崇高的生物直立起来,以流血的方式,不顾一切地生长。
    一群心怀使命感的贵族青年站到了起义队伍的前列,并且沿着这条因自由的火把而延伸的道路,走到了绞刑架下或者西伯利亚矿坑高的底层。一位政客说:欧洲有个鞋匠想当贵族,他起来造反这理所当然,而我们的贵族闹革命,难道是想当鞋匠?这样一种无耻的“幽默”,除了表明其躯壳能增长腐质土的堆积,其灵魂卑贱地受着王权专制的役使之外,难道可以给予崇高的生命些许蚀损么?
    百余名十二月党人带着镣铐到西伯利亚去了,并将在苦役和囚禁之下终其一生。他们的罪证是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在那条被他们的歌声和镣铐敲击过的驿道上,那条漫长的,永无终了的,直插入蛮荒和苦难的驿道上,远远地追踪而来的,是他们年轻的妻子。
    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里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噩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砾,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如果没有一座灵魂可以攀登的峰峦,如果没有挣扎和重负,只听凭一生混同于众多的轻尘,随水而逝,随风而舞,我们凭什么识别自己的名字呢?面对昏蒙了数百年的天空那一线皎白的边幕,那一线由她们的丈夫们的英勇而划开的皎白的边幕,选择难道是必要的吗?
    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命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的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难道那一切是人的真正的权利吗?那些虚荣的玩具曾经掏空了多少生命?在目睹了男人们英勇的佩剑刺穿天幕,流泻出一线自由的颜色之后,她们就从庸常走向一种崇高的义务。怎么可以忍辱屈膝,把青春重新搅拌入豪奢的腐朽和华贵的空洞呢?
    那一年的秋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到囚徒那里去!女性的爱,其最基本的激情是母性。于是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么?
    当她们以永诀的伤恸吻别熟睡的幼子,以微笑排开威吓和阻挠,任由恐怖和厄运箭矢一样穿过她们身心,孑然跋涉数千俄里,来到她们的丈夫身边的时候——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
    (1)十二月党人要“起义”、要“闹革命”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
    (3)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到“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前面三段,叙述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和过程,后面五段描写十二月党人的妻子的英勇和无畏,相互衬托、首尾照应。
    B.文中两处写到“腐质土的堆积”,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腐朽糜烂的生活。
    C.“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第七段的这一描写,情景交融,生动感人。
    D.文章以“爱情,还仅仅是一个花朝月夕的字眼吗”结尾,意在揭示文章的主旨,引起读者深深的思考。
    E.本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感情浓烈。文笔凝重,意旨深远。
    「参考答案」
    1.D(“宿”应读为“sù”。)
    2.C(“颂”‘应为“诵”。)
    3.C(A项第一个句号应为逗号。B项句号应在引号外。D项第一个问号应为逗号。)
    4.B(①“包含”仅指里面含有,“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诗歌是感情的产物,应选“饱含”。②“传诵”用于褒扬的场合,“传扬”是中性词,这里应选“传扬”。③“坚挺”用于客观事物,“坚强”用于抽象事物,这里是抽象事物,应选“坚强”。)
    5.B(“一蹴而就”多用于难以一做就成功的巨大的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这里应为“一挥而就”。)
    6.D(A.“是否正确与错误”用语重复赘余。B.结构混乱,中途改变了主语。C.谓语“达到”与宾语“功能”搭配不当。)
    7.不但具有清高的行为与思想,还要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第一句话提出了分论点。做题时需要注意“固然……但如果……那就还得……”等关键词的提示作用。)
    8.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林和靖除了具有清高的品德之外,在隐居中还写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著名诗句。(文中陶渊明、林和靖等人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论据,二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
    9.“怪癖”在这里代指著名清高之人的某些缺点。(“怪癖”在文中具有借代意义,做本题需要注意“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一句的潜台词。)
    10.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树立;有才艺的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本题需要注意“一则因为……二则……”等关键词的提示作用。)
    11.有的像折成好几叠的屏风站立着,有的像即将启碇的船舶昂扬着头,有的像高昂着头颅呼啸的猛虎蹲踞着,有的像紧紧收敛着翅膀引吭报晓的雄鸡突兀着 也可改为:有的站立着像折成好几叠的屏风,有的昂扬着像即将启碇的船舶,有的蹲踞着像高昂着头颅呼啸的猛虎,有的突兀着像紧紧收敛着翅膀引吭报晓的雄鸡。(本题只要是句式结构相同的句群就行。)
    12.失去了甘霖 你还会有露珠的滋润 司马迁不失去个人的名誉和利益 哪里会孕育出《史记》这样辉煌的巨著(本题前一个空需要紧承上句的话题,后一个空需要比照着上句再举上一个例子。)
    13.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本题的本体是“雪”,描写的内容是雪降落时的形状。)
    14.(1)①渴望自由;②反对专制;③热爱祖国;④同情奴隶。(或:①对自由的渴望;②对王权专制的痛恨;③对祖国的忧虑和挚爱;④对奴隶的关注与同情。)(本题考查根据特定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①②点可从第一段整合,③④点答案较隐蔽。第三段“他们的罪证……”如果从反面理解,就是他们的追求,就是“闹革命”的原因。)
    (2)①出身高贵;②童年幸福;③生活优裕;④突然间遭受厄运和苦难。(本题考查对文意的概括和理解句意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指出思考的对应区间,那就是第四段。而第四段的表述文学性较强,是用具体可感的形象交代了这些年轻女性的身世。作答时应注意具体意象所指代的意义。比如“乳母的童谣”“庄园的玫瑰花”“盛大的舞会”“流血的日子”等,都有着具体的指代义,把握思维意象,有针对性地概括即可。)
    (3)①照应题目。②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像山峦一样博大。③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本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能力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这些年轻的妻子的经历理解“山峦”的喻意。同时应照应这句话的前后句,比如“从此,她们站到悲惨和苦难之中了”“女性的爱……”“就让病弱者……”这些都显示她们像山峦一样的坚忍、勇敢和博大的爱等,同时这句话也饱含着作者浓烈的仰慕与崇敬之情。至此,题目“山峦”的寓意也就呼之而出了。)
    (4)CE(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思路和重要的句意及评价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错误在于前三段只谈了起义的原因,没叙述过程,“相互衬托、首尾照应”也不恰当。B项文中写到“腐质土的堆积”,重点在揭露沙皇统治的专制黑暗和暴虐。D项“揭示文章的主旨”错误,文章主旨并不是为了歌颂她们对爱情的追求,而是歌颂她们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