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D.皇帝的恩德亲切而优厚,不用武臣招待我,各位可以祝贺我了
    19.给下面两段文字加上标点。(4分)
    (1)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2)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0—25题。
    修(欧阳修自称)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期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欧阳修《泷冈阡表》)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何恃而能自守耶    恃:依靠。
    B.此死狱也        狱:监狱。
    C.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恨:遗憾。
    D.汝其勉之        勉;勉励。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俸禄虽薄
    故其亡也
    B.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
    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C.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
    D.是真发于中者耶
    其心厚于仁者耶
    22.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长以教,俾(我)至于成人
    D.其俸禄虽薄,常不使(俸禄)有余
    C.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汝父)新免于丧适然耳
    D.回顾乳者,(我)抱汝而立于旁
    2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毋以是为我累——不要因为这个被我拖累
    B.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曾夜晚点灯批阅官府文书,多次停下叹息
    C.我求其生不得尔——我谋求他们活着做不到了
    D.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假如像他的话这样,我等不到看见儿子成人了
    2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欧阳修母亲所说“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依据的一组是
    ①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②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③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④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
    ⑤其心厚于仁者耶
    A.①②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⑤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母亲赞成丈夫为官清廉,丈夫去世后,她过着艰苦生活,努力把儿子抚养成人。
    B.欧阳修母亲了解丈夫的美德,教导并期待儿子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C.欧阳修母亲回忆自己看到丈夫孝敬奉养他的母亲之事,希望儿子能向父亲学习。
    D.欧阳修母亲回忆丈夫判死刑案子时所说的话,称赞他是极仁厚之人,勉励儿子也这样做。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阅渎下边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眼  睛
    郭枫
    我曾经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这种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逗我无限怜爱。噢!
    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里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够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而有一些惶悚的感觉!
    在这充满撞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间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丧,我是失望了!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我也看见_________的、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__的眼,……我看见,发光的或失神的眼、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透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里,斜阳昏黄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阔又直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地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撼了……
    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速了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策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健壮,一步一步,迟缓,却也很有力。
    从后面赶上,我问:
    ——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
    ——青年人呵!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呢?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
    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瞎了。
    ——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我走得快么?我心中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这件事情又已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一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达到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份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进的意义。
    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
    1953年3月,在台南叶笛竹屋
    26.凝望着孩子的眼睛,作者为什么忽而会有“惶悚的感觉”?
    答:
    27.请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我看见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我也看见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眼,……我看见,发光的或失神的眼、高尚的或卑鄙的眼。
    28.请阅读文中加点部分的文字,思考并回答:作者写下这些的作用是什么?[来源:
    答:
    29.文中写到了“孩子的眼睛”和“老人的眼睛”,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
    五、作文(30分)
    从下面两则材料中任选一则,写一篇作文。
    1.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复苏。请将这段话拓展成一个小故事,字数400到500字,语言力求简洁。
    2.我们大概都做过梦吧,梦幻中的世界是那么光怪陆离,但又和我们的内心有着紧密的联系,请选择一个你曾经做过的梦,讲述给我们听,字数400到5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