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中高二年级部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李清华 窦爱青 审题:朱一兵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斑斓 贪脏枉法 好高骛远 孽根祸胎 B.包涵 默然消魂 萍水相逢 棉里藏针 C.遐想 披星戴月 拭目以待 恍然大悟 D.呕歌 义愤填膺 貌和神离 湮没无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每次月考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当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C.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中追索欠款的问题,德龙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帮助的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3.从下面四个句子中,把没有语病的一句选出来 ( ) 。 A.宋庆龄同志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兴亡和人民的利益奋斗一生,尤其是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造就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B.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他去世后,群众虽然很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C.我们生产的直流镝灯与国外的炭精灯相比,耗电量只有炭精灯的四分之一,而有效的照明度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它的重量只有炭精灯的五分之一。 D.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的焚书,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真正中断、灭亡。 二、(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①,采椽不斫②,粝粢之食③,藜藿之羹④,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⑤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⑥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茅茨(cí)不剪〕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②〔采椽不斫(zhuó)〕柞木做屋椽,而且不加雕饰。斫,加工。③〔粝(lì)粢(zī)之食〕粗粮饭。粝,粗米。粢,小米。④〔藜(lí)藿(huò)之羹〕野菜汤。藜,藿,皆草名。羹,带汤的蔬菜食品。⑤〔臿(chā)〕掘土工具,锹。⑥〔膢(lóu)腊(là)〕祭名。膢,二月祭,祭饮食之神。腊,腊月祭,祭百神。 4、下面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看守 B、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 残暴 C、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粗糙的 D、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驾,故人重之 看重 5、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B、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C、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 D、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不拘于时,学于余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意义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2分) A、是以厚赏不行 B、地方百里 C、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D、非疏骨肉爱过客也 7、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2分) A、禹统治天下的时候,吃粗糙的粮食,住茅草盖的房屋,生活条件还不如现在的看门人。 B、荀子认为古代人们比现在的人更懂得仁义,所以轻视财物和地位。 C、周文王施行仁政最终赢得天下,徐偃王施行仁政却亡掉了自己的国家,这说明仁政只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所以韩非子反对仁政。 D、在山上居住却要下到溪谷打水的人,在节日都把水作礼物相互赠送,在沼泽低洼地区居住苦于水患的人,却要雇工开挖渠道排水。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2)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注]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