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测试分值120 测试时长120分钟
    一,课内语言基础知识积累(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各句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渺小的人,在巨大的树木之间和在闪电的威严的咆啸(xiào)之下走着,他们走着,摇晃着,巨人似(shì)的树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吼着愤怒的歌曲。
    B.在大炮的痉(jīng)孪性的撞击下,桅(wéi)杆上已经有了伤痕,甚至有了裂缝,这些桅杆嵌在龙骨里面,穿过一层层甲板,成为船上的粗大的圆柱子。
    C.池塘边柳丝上纤细的树叶几乎已全部落光,光秃秃的树干矗立在湛(zàn)蓝的天空下。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凉砭(biǎn)骨,而且仿佛又稠又浓。
    D.世界灵魂被人类的欢乐滋(zī)养着,也同样被人类的痛苦、羡慕与嫉(jì)妒滋养着。实现自己的天命是人们唯一的义务。
    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农奴制我虽然未曾经历、未曾见到,但是,我至今还记得在安娜?格拉西莫芙娜姑母家,我对这种制度却有过 。
    ②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 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③我本来可以站起来,但是, 我站起身来瞧瞧它,十之八九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 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
    A.体会 点染 虽然 因为 B.体会 点缀 虽然 如果
    C.体味 点染 即使 因为 D.体味 点缀 即使 如果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大群猎人便蜂拥到一个同他们几乎素昧平生的独身地主的庄园里投宿,顿时间,庄园的整个院子闹腾开了,由家仆举着走出来迎接这帮不速之客……
    B.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林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的禁宫之中。
    C.素芭的这种语言琳琅满目,从蟋蟀鸣叫的草地到星空无言的世界,只有手势、表情、音乐、哭泣和叹息,充盈在那广阔的语言世界。
    D.我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炼金术士》是一部以事件辅佐人物成长的小说,它讲述的是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梦见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着一批宝藏,在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的引导下踏上寻梦之旅和抵达梦想。
    B.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C.在美国传统文学中,海明威的宗师是马克?吐温和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直截了当和不拘陈规的叙述方式和节奏对他影响很大。
    D.所谓象征,就是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情感,它要求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反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广阔的思考空间。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虽有一定的格律,但有时也比较宽松,因而诗人李白创造性地利用这一特点写出著名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
    B.《炮兽》节选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九三年》,这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
    C.《素芭》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小说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哑女素芭的形象,揭示出印度种姓制度下,妇女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D.《史记》按体例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本纪说帝王,世家说人臣,列传说诸侯。
    二,课外语言基础知识应用(每小题2分,共8分)
    今天是周末,一个令人难忘而又不可多得的周末 A ,我带着一身的疲倦回到家中,太阳已转到西天。每天回家我都要到田间去散散步,今天当然也不例外B。我捧着一本作文书坐在田埂(gèng)上慢不经心地看起来,大概是夕阳还保持着它的那份耀眼,也许是因为我太疲劳的缘故,书上的铅字显得格外刺目,我无法再看下去了。 C ,只见一片片麦田如张张巨大的绿毯,间隙中露出黄黄的泥土。一阵风吹过,麦田不停地晃动, 送来一缕缕清香 D,我便像喝醉酒一样地陶醉其中了,我的心胸也开阔起来,满身的倦意也无影无踪了E。
    6.划线的A、B、D、E四句话,最应该被删除的一句是( )
    7.C处应添上适当内容上下文才能衔接.这些内容是_________。
    8.文中田埂(gèng)的正确读音是( ),还有一个错别字,是_,应改为____。
    9.“我便像喝醉酒一样地陶醉其中了”此句修辞与全段色彩不太协调,请修改。
    三,课内小说阅读理解(本题共两小题,计8分)
    炮兽(节选)
    “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也就是说,一架机器变成了一只怪物。这件沉重的物体用它的滑轮走着,像一只弹子球似的滚来滚去,船身左右摇动的时候就侧下来,船身前后颠腾的时候就沉下去,滚过去,滚回来,停顿,仿佛沉思一阵,又继续滚动,像一只箭似的从船的一端射到另一端,旋转,闪避,脱逃,停顿,冲撞,击破,杀害,歼灭。这是一只撞城槌在任性地冲撞一垛墙。还得加上一句:这只撞城槌是铁制的,这垛墙却是木头的。这是物质获得了自由,也可以说这是永恒的奴隶找到了复仇的机会;一切仿佛是隐藏在我们所谓无生命的物体里的那种恶性突然爆发了出来;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再也没有比这种无生物的愤怒更无情的了。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了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它旋转着的时候会突然转一个直角。怎么办?怎么解决呢?暴雨可以停止,台风会吹过去,断掉的桅可以换一根,一个漏洞可以堵上,火灾可以扑灭;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制伏它呢?
    10.小说将这一尊无生命的大炮写得活灵活现,极具破坏力。这里作者尽遣修辞之所长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想象力,下面几项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了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这句运用排比,营造语势,强调突出了大炮的凶狠。
    B.“它那样子像是发了脾气,正在进行一种古怪的神秘的报复”,这句是运用了比拟,把火炮当成一个生命体来描写,表现炮的灵性。
    C.“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这句运用比喻。作者借此赋予大炮很多其他事物所具备的特性,以此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大炮既凶狠又具有灵性。
    D.“怎么办?怎么解决呢?……可是对这只庞大的青铜兽怎么办呢?用什么方法来制伏它呢?”这一处连续反问,写船上士兵们竭力寻找对策,表现他们面对危险,勇敢无惧的精神品质。
    11.这是一段典型的场景描写,请说说这一场景描写对全文的作用。(6分)
    四,课外小说阅读理解(本题共三个小题,计10分)
    马头琴的黄昏
    王忠范
    大草原的日与夜无边无际,没有遮拦和阻挡,似乎遍地都是道路。
    我把自己交给了这苍苍茫茫的世界。去游牧点聆听巴音图老阿爸的马头琴,竟然走进了黄昏。一片片绿茵涌来,如爱抚、似轻吻、像牵扯,缠缠绵绵。行走间,又纷纷流淌远去,让人感觉有很多失落,可又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黄昏也是无限宽广,像一张巨大的黑茬羊皮不可阻挡地慢慢铺展。远近都是静止的状态,草色松软、深沉、凝重,又朦朦胧胧。没有风,也没有鸟啼,敖包山不语,古神树无言,一切都是自然而超脱的寂静。花朵暗淡了,怎么也看不见那种生机和灵气。夕阳像一嘟噜牛肉,在天边飘飘摇摇,滴淌着揪心的血色。
    我想起前些天过世的娜日斯老阿妈,还有那个悲痛的黄昏。她躺在风葬的勒勒车上,奔跑颠颠,掉落在荒草丛里,那就算她自己选择的墓地。那里空空荡荡,什么都不存在,一切归于平静。对她来说。
    静默中的惆怅真的是一种美吗?
    蒙古包前的巴音图老阿爸,头发如一蓬草,一蓬染满岁月霜雪的草。他坐在那里,像一个坑!
    凝视远方,倾听草原,蒙文字母那样一动不动。身后悬挂的古长弓紫红紫红的,仿佛紧绷着他的那块天空和他的这个黄昏。
    夕阳没灭,影子就不会消失。
    巴音图老阿爸用他全部的热爱与激情,又拉响了长者般的马头琴。
    那首世代相传的《奔马》出发了,缰闪、蹬动、马嘶、蹄响,粗犷而悠扬,豪放又恬润,有节奏地震撼草原,澎湃胸怀,令人不可抑制。黄昏渐渐逼近马头琴了,马头就拼力昂动,大声歌唱,我觉得心热亦心疼。
    力量涌动着,留恋强烈着,大草原却很自然地下沉着。天边的晚霞依然绚丽,一片片泼洒剩下的光焰。小伙子驱赶海浪般的马群,姑娘驾起云朵一样的羊群,把牧归的鞭花撒进起伏的琴曲,套马杆是他们没有尽头的道路。
    几头拉着勒勒车的牛,不抬头,也不张望,只是加快了蹄步。它们知道自己是牛,也许懂得老牛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马头琴还在轰轰烈烈地响亮,不留余地地迸发着情感、力量和向往,那大草原好像随着琴弓流来淌去。苍老的巴音图老阿爸,难道在他剩下的时间里没有疑虑与忧伤吗?“生命的节奏是爱。”不知道为什么罗曼。罗兰的话突然响在耳畔。谁能躲过人生中的黄昏呢?那么,就去爱,就去奋斗,就去快乐生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还活着。
    生命的目的是享受生命。
    蒙古包后面的额吉湖陷进了黄昏,蓝蓝的、深深的、静静的,绝不是一片忧郁,而像巴音图老阿爸圣洁的心,可容纳辽阔的大草原。
    女儿塔娜给巴音图老阿爸披上一件皮袍,温暖中他更加昂奋,马头琴的曲调如欢奔的野马自由而欢快。琴曲漫过我的躯体、灵魂,乃至整个生命。蓦然间,我好像捡拾回来许多失去的什么东西,也释放出压在时间深处的那些灵动和激情。我也是大草原上的一棵草吧。
    老阿妈走出蒙古包,望望夕阳,又瞅瞅巴音图老阿爸,抿着笑熬奶茶去了。
    琴曲悠悠。
    蒙古包、炊烟、羊群、马头琴,一切都在美丽着黄昏。这时,我想写诗了。巴音图老阿爸还在拉琴,他要拉出月亮和星星吗?我忽然明白了:夜的尽头仍然是如一片绿叶的大草原。
    12.本文的标题“马头琴的黄昏”拟得很好,既是实指作者在聆听马头琴演奏时大草原的黄昏景色又有所隐喻,你能指出隐喻的内容吗?(3分)
    13.结合全文看,第三段的景物描写与第四段写娜日斯老阿妈的“风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写作技巧来看,这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4分)
    14.简述本文的主旨思想。不超过20字。(3分)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本题共四个小题,计12分)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时不利兮骓不逝 逝:流逝 B.与秦军遇 遇:遭遇
    C.诸将皆从壁上观 壁:营垒 D.诸侯皆属焉 属:归属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项王乃大惊 乃:副词,才
    B.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之:代词,指代项羽
    C.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由:介词,从
    D.项王则夜起 则:助词,不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