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1级(下)高二语文二次月考试题 (本试题分题卷和答卷,答案一律答在答卷上。题卷分I卷和II卷,本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裨(bì)益 偏裨(pí) 伺(cì)候 伺(cì)机 B. 稽(jī)留 稽(jī)首 呐(nà)喊 呐(nà)呐 C. 嫡(dí)亲 贬谪(zhé) 几(jī)案 几(jǐ)何 D. 纤(xiān)歌 纤(qiàn)绳 涎(yán)皮 筵(yàn)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掎角之势 胡诌 锱珠 孤鹜 B. 如船大笔 半晌 沏茶 粮饷 C. 缘木求鱼 缔视 恸哭 晦朔 D. 生活奢糜 厚赉 羸弱 膏肓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 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 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二、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5-7题。 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在设置人物来推动剧情发展上,都突出了主要人物的重要性和次要人物的辅佐性。他们的悲剧中,都只有一个突出的中心人物。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中心人物自然是含冤赴死的窦娥,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中,中心人物则显而易见地分别是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当然,莎士比亚的另外两部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心人物是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拉两对情侣,但他们都是可以当作一体看待的。两位戏剧家的核心人物设置手法,区别于后来出现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技”的双主角,甚至多主角的戏剧人物设置。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手法,符合单一戏剧线索的要求。 关汉卿的戏剧人物全部是善恶分明,正邪明晰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就是一身正气、意志坚定、抗争到底的典型;反面人物则是狡猾奸诈、恶毒卑鄙、瞒上欺下的典型。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体现了由于时代的限制,文人思维的固定性一时无法改变。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人物则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他所描绘的每一个英雄都有其自身不可消弭的缺陷: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萨罗的嫉性冲动、麦克白的好胜野心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性格共同的缺憾,这样的处理,使得英雄的形象既不被刻意夸大,又显得明朗鲜活、真实可信。 关汉卿的悲剧《窦娥冤》说的是劳动妇女受欺压冤枉的故事,所以主人公自然是社会的底层百姓,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地位最卑贱的女性形象。她们力量微薄,信任所谓的王法,寄希望于皇家任用的所谓清官,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这部悲剧既揭示了剧中主人公受压迫被欺凌的悲惨命运,也颂扬了她们的坚毅反抗精神。而莎士比亚的主人公则必须是贵族。这是由他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受到古代希腊罗马悲剧传统的影响所造成的。那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拥有高贵血统和高尚灵魂的贵族男女身上,才有可能演绎灾难性的悲剧。而低贱的平民是没有资格成为悲剧主角的,他们的故事只能被写入喜剧中供人嘲弄。 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中外两位戏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关汉卿的人物之所以最后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因为社会势力和当权者的残暴,和异族对汉民族的残害。所以,他会安排一系列代表社会病态的丑恶与奸邪,如抢劫、霸占、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等恶行来造成主人公的悲剧。可见,他表现的是悲剧的客观性。莎士比亚则相反。他强调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该自己负责。另外,他的悲剧还存在人物被命运摆布,逃不出命运的宿命论色彩。 5.下列对“这种人物的脸谱化,和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是分不开的”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形成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传统。 B.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戏曲的角色脸谱处理的特点。 C.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与中国戏曲中不同角色用不同脸谱作标志的方法有关。 D.关汉卿戏剧人物脸谱化有其深刻的中国戏曲角色脸谱处理的背景原因。 6.关汉卿和莎士比亚对造成戏剧人物命运原因的认识有所不同。下面与之有关的解说与原文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关汉卿戏剧表现的是人物悲剧的客观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表现人物悲剧的主观性。 B.关汉卿戏剧中的人物陷入悲剧的结局大多是社会原因所致,而莎士比亚剧中人物陷入悲剧则是自身原因所致。 C.关汉卿戏剧往往安排一系列来自于社会环境方面的病态恶行造成主人公悲剧,而莎士比亚戏剧则没有此类刻意的安排。 D.关汉卿的戏剧反映了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而莎士比亚戏剧将人物命运归咎于主观原因,故具有宿命论色彩。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两部悲剧虽然中心人物分别是一对情侣,但仍体现了较为保守的戏剧人物设置法。 B.莎士比亚突破了时代的限制和文人思维的固定性,因此他的戏剧中所描绘的人物显得比较丰满和富于多面性。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的悲剧,既是社会对底层百姓压迫欺凌所致,也是主人公信任王法,寄希望于清官所致。 D.无论是戏剧人物设置还是戏剧人物描绘,无论是剧中主人公身份还是造成人物命运原因的揭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都各不相同,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三、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小题。 徐孺子祠堂记 曾 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①,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②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祠以中牢③,率州之宾属拜焉。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注〗①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即荐有德艺者为官。②惟:考虑。③中牢:祭祀的猪羊。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 物:物资,财物。 B.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 以为:以,而;为,为了。 C.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 辟:征召 D.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出处:出仕和退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 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B.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 / 儿涕而去 C.予为太守之明年 / 龙光射牛斗之墟 D.汉至今且千岁/ 穷且益坚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是认为汉末宦官专权,小人得志,纲纪大坏,但是正直之士为拯救国家进生了不懈的努力,使得汉代的灭亡得以延缓。 B.徐孺子身处乱世,深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道理,因而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表现了一位隐者的高洁情怀。 C.本文并没有片面地褒扬徐孺子的退隐,而是用圣人的进退观把“出仕济世”“入世退隐”放到“仁义”这一高度来分析看待。 D.文章把“忘己以为人”和“独善于隐约”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搅和在一起,以互相抵牾的做法说明人生道路上这两种态度只能选择一种,不能统一。 第Ⅱ卷(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3分) (2)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3分) (3)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3分) 12.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12题。(5分)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⑴从诗的格律形式来看,三首诗有何共同之处?(1分) 答: ⑵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请阐明理由。(4分) 答: 13.名句及文学常识填空。(6分) ⑴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 ⑵ ,烟光凝而暮山紫。 ⑶小说《红楼梦》中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剑霜刀严逼人”的女子是 。 ⑷我国古代小说成熟的标志是 的出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