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一中2011届高二月考语文卷 2010年5月 一、基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加点字读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组 ( ) A. 校对/校正 角逐/钩心斗角 参加/参差不齐 B. 湖泊/淡泊 铜臭/乳臭末干 毒蛇/虚与委蛇 C. 宝藏/矿藏 呼吁/长吁短叹 曾祖/曾经沧海 D. 熨帖/熨烫 着落/不着边际 慰藉/声名狼藉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杳无音信 层峦叠嶂 直言不讳 明枪暗剑 B.大声急呼 走头无路 翻天覆地 舐犊情深 C.哄堂大笑 凭心而论 常年累月 出类拔萃 D.沧海一粟 语无伦次 入不敷出 始作俑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_____,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_____。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 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 忘怀 未免 B.琢磨 释怀 不免 C.捉摸 释怀 不免 D.捉摸 忘怀 未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B.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矿难使很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C.尽管没有周杰伦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因为我们拥有最宝贵的财富——青春。 D.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B.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C.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同经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科技新体制。 D.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C.《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各卷条目的选取,不是从纯理论的抽象概念的角度出发,而是以人类探知的客观对象——自然对象或人类对象——为标准。 D.听到导游说了一句“大家稍快一点好不好?”之后,游客们赶快下车走到了游船上。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7.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① 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①③⑤②④ 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③①② D.④①③⑤② 8.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求!无乃尔是过与 观过,斯知仁矣 B.何以伐为 愿无伐善,无施劳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D.既来之,则安之 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9.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管仲非仁者与 C.道之以政,齐之以礼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植其杖而芸 10、下列句子与例句划线的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事君数,斯辱矣。 A、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 ( )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有是哉,子之迀也! B、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2、对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是 ( ) A、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免除) 人而不仁,如礼何? (如果) B、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没有)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不过) C、必也临事而惧 ( 警惕,谨慎) 子行三军,则谁与? (统率) D、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途径) 多见其不知量也。 (只是) 13.下列对联与涉及人物相对应的的一联是 ( ) A.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半碎霸图空。——项羽 B.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宋玉 C.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茵。——李广 D.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杜甫 14.下面各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她创作的《尤利西斯》的最大的成就是在意识流小说技巧上有了全面推进。 B、高尔基,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复活》《母亲》等。 C、海因里希•伯尔,法国小说家,我们曾学过反映法国人民的厌战情绪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的小说《流浪人,你若来斯巴……》。他的早期作品的基调较为灰暗沉郁,后期作品一反以前低沉压抑的情调,对社会的罪恶表现出强烈的愤懑情绪,如长篇小说《莱尼和他们》。 D、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流萤集》等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二、阅读选择题(本题有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8题。 据专家们说,从销密的卫星数据中整理出的新的海底图,其详尽程度是过去海底图的30倍。把它们和船上探测获得的大比例尺海洋图加在一起,科学家们便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不同地点的海洋深度。 这些海底图还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数百万年来地球板块是怎样移动的。这些海底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局和大气管理局的史密斯,与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桑德威尔一起绘制的。他们根据卫星测量的、由地球引力变化引起的海面海浪相撞推断出海底特性,从而绘出了这些海底图。史密斯说,这些海底图上有山脊、海沟、火山以及可能蕴藏着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的沉积地。如果利用船上最好的技术收集整个海底的同类信息,可能要花125年才能完成。他说这些海底图有助于改进影响气候模式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洋流和海洋流量的模型。 这些信息,由于曾被美国海军在有战略意义的海域用于帮助潜艇导航和导弹制导,所以10年来(截止到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海军和欧洲航天局公布这些销密数据)一直列为保密内容。 15、上文中最主要的信息是( ) A、美国公布了一批销密的卫星数据。 B、史密斯和桑德威尔掌握了绘制海底图的最新技术。 C、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海底详图被整理出来了。 D、卫星对海底的测量既迅速又详尽。 16、第二段最后一句话的“改进”,所指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改进气候模式的洋流模型。 B、改进洋流和海洋流量的模型。 C、改进影响气候变暖的模型。 D、改进气候、洋流和流量的模型 17、新的海底图有许多用处。对此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进了石油和矿产的探测方法。 B、可用于帮助潜艇导航和导弹制导。 C、清楚显示地球板块怎样移动。 D、了解不同地点的海洋的深度。 18、文中说,卫星获得海底信息所凭借的基本手段是( ) A、对海底特性的测量。 B、对海面和海底的观测。 C、对海浪相撞作推断。 D、对引力变化进行测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体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死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19.下列对文化是否存在的四个标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有自觉继承文化精髓的传人。 B.文化赖以生存的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存在。 C.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选择。 D.文化的独特语言是否存在于人们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 20.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生存危机,它的没落给人浓重悲凉的意味。 B.西方发达国家盛行的强势文化正在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严重的政治问题。 C.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令人困惑,而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更令我们感到迷惑不解。 D.在西方文化的攻势下,我们对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2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一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不复存在。 B.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没有消亡,但已经岌岌可危。 C.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强势文化的侵略下,显得一蹶不振。 D.“元气血脉”形象地说明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生存的重要意义。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2—23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22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即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 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 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 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一25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7) 24.下面对这段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接舆经过孔子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