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①这首诗的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②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名句,元代方回赞为“当世名句”,清代纪昀赞为“名下无虚”。它的妙处在哪里呢?请你作简要赏析。(3分) 答: 四、语言运用(8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如果你是易中天的支持者,请你仿照对方(划横线句子)的句式反驳对方的观点,句子结构大体一致即可。(2分)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接踵而至;网络论坛更是众说纷纭,几组关键词也逐渐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发人深省。有人认为:易中天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既不能显示知识,也不能显示文化,更不能显示学术的严肃性。 2.子贡问孔子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自辱焉。”(《论语?颜渊》)请对孔子的话作解读,要解读出一定的深度。(2分) 3.《论语》中有很多关于提高自身修养的语录。假如让你选择其中某一章或某些句子,做成条幅以赠人或自勉,你将选取什么内容?请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章,阐述选取的理由。(4分) ①选取的内容: (1分) ②选取的理由: (3分) 五、|作文(40分) 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即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又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富有哲理的话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修己与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西安市铁一中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20分) 1.C (A畏葸xǐ B曲肱gōng D稗官野史) 2.C (A钻之弥艰 B挖墙脚 终南捷径 C缘分 舶来品 察言观色 D以德报怨 殃及池鱼) 3.D (A约:贫困 B骄:轻视 C多:只是 ) 4.B (A “而”通“尔”,“辟”通“避”,“矢”通“誓”,“错”通“措”,“要”通“约”; B “女”通“汝”,“亡”通“无”,“时”通“是”,“害”通“曷”; C“卒”通“猝”,“无”通“毋”,“施”通“迤”,“畜”通“慉”; D“衡”通“横”,“刑”通“型”,“慊”通“惬”,“内”通“纳”) 5.C (恻隐:同情,见人遭遇不幸而有所不忍) 6.B (A饭:名作动,吃 B 使动用法,使……成熟 C丧:为动用法,为…… 办丧事;死:动作名,死者 D乐:意动用法,以…… 为乐 ) 7.D (判断句、定语后置句) 8.A 9.B(错在“统一”) 10.D(A不合逻辑,“帮助作用”应为“治疗作用”或“缓解作用”;B搭配不当,“解除”与“措施”搭配不当,应删除“措施”;C语序不当,应调为“申请、登记、办证、采访”) 二、名句默写(15分) 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别字均不得分,答案见课本 三、阅读理解(17分) 1.⑴①(2分)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 ②(2分)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 ⑵(2分)孔子是一个高扬理想大旗并为之矢志不渝的理想主义者,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才答应出仕的。 2.⑴①(2分)(我听说)周文王的园囿方圆有七十里,有这样的事吗? ②(2分)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捕鸟猎兔(猎取野鸡野兔)的人可以去,是与百姓共同享用的。 ⑵(2分)孟子用这个对比旨在告诉国君:作为帝王,要能与民同乐,共享有大自然。这样才能拉近与人民的距离,使百姓乐意归附。 3.诗歌鉴赏(共5分) ①(2分)第二句从“发船迟”(即迟迟不愿开船)可看出流露出诗人悠闲与留连山水之情。②(3分)三、四两句,写“看水”时所见岸旁之景,作者不仅抓住最有特征的景物,而且写出新意(或:每句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边写边议,景中有意,意中有情)。第三句“凫眠”是水乡人所共见的,而“闲意”则由作者的想象与感觉来。第四句写岸边老树,春深着花。这也是乡村常见之景,但说它“无丑枝”,是作者的新意(或:有双关的含意)。 四、语言运用(8分) 1.(例)易中天品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既做到了老少皆宜,也做到了妙趣横生,总之做到了将学术作品大众化。(2分) (观点1分,句式1分) 2.孔子的意思是说看到朋友做得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文字阐释1分,必须尊重经典的本义)其实,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持。(价值评价1分,可以跨越古今,生发出人类共性的价值取向。)(2分)(阐释1分,评价1分) 3.①(1分)选取的内容:②(3分)选取的理由: 五、|作文(40分) 请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