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阶段考试高二级语文科试题 一、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臣少多疾病, , ,至于成立。(《陈情表》) 2、但以刘日薄西山, , , 。(《陈情表》) 3、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报任安书》) 4、如今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5、女也不爽, 。(《氓》) 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0题(每3分,共9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往往有得 /此予之所得也 D.余于仆碑 / 有碑仆道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而无物以相之 D.沛公军霸上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大司马(萧衍)内有受禅之志,沈约(字休文)微扣其端,大司马不应;他日,又进曰:“今与古异,不可以淳风期物。士大夫攀龙附凤,皆望有尺寸之功。今童儿牧竖皆知齐祚已终,明公当承其运,天文谶记又复炳然。天心不可违,人情不可失。苟历数所在,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大司马曰:“吾方思之。”约曰:“公初建牙樊、沔,此时应思;今王业已成,何所复思!若不早定大业,脱有一人立异,即损威德。且人非金石,时事难保,岂可以建安之封遗之子孙!若天子还都,公卿在位,则君臣分定,无复异心,君明于上,臣忠于下,岂复有人方更同公作贼!”大司马然之。约出,大司马召范云告之,云对略同约旨,大司马曰:“智者乃尔暗同,卿明早将休文更来!”云出,语约,约曰:“卿必我多!”云许诺,而约先期入。大司马命草具其事,约乃出怀中诏书并诸选置,大司马初无所改。俄而云自外来,至殿门,不得入,徘徊寿光阁外,但云:“咄咄!”约出,问曰:“何以见处?”约举手向左,云笑曰:“不乖所望。”有顷,大司马召云入,叹约才智纵横,且曰:“我起兵于今三年矣,功臣诸将实有其劳,然成帝业者,卿二人也。” 甲寅,诏进大司马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置粱百司,去录尚书之号,骠骑大将军如故。二月,辛酉,梁公始受命。 (录自《资治通鉴》,有删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约微扣其端 扣:通“叩”,探听 B.不可以淳风期物 可以:表示允许 C.脱有一人立异 脱:假如 D.卿必我多 多:称赞,说好话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明公当承其运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若不早定大业 /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C.且人非金石,时事难保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公卿在位,则君臣分定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萧衍能纳谏受禅的一组是( ) ①大司马内有受禅之志 ②今与古异,不可以淳风期物 ③大司马曰:“吾方思之。” ④去录尚书之号,骠骑大将军如故 ⑤卿明早将休文更来 ⑥大司马初无所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朝开国皇帝萧衍做大司马时,虽有受禅让做皇帝的心志,但当沈约去探听他的口气时,他却守口如瓶。 B.沈约劝他说,您不早日确定大业,就定会有人抢班夺权,那时您就悔之晚矣。萧衍觉得沈约的话有理。 C.萧衍曾说,他起兵至今有段时间了,能与他成就帝王大业的,只是沈约范云二人。足见他对沈、范的器重。 D.齐朝下诏书命大司马萧衍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萧衍还被封为梁公。他最后接受了任命。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文: (3分) 1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 (2分) 16、苟历数所在,虽欲谦光,亦不可得已。 译文: (3分) 四、语言表达 17、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芬兰的“妈妈级”女射手莎图•梅凯莱•努梅拉已经是两名孩子的母亲,她并不是从小就练习射击飞碟,19岁时才开始接触。但命运也非常眷顾这位妈妈级射手,她以38岁的高龄还能获得奥运冠军,可谓老当益壮。 B.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整天朝不虑夕,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C.国内彩色显像管企业彩虹电子公告称,2007年该公司虽然累计生产、销售彩管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销售数量的增长仍掩饰不了彩管产业日薄西山的尴尬局面,由于主要品种价格降低幅度较大,导致该公司净利润下跌严重,彩虹电子去年亏损2843万元人民币。 D.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特警总队主要负责处置性质严重、规模大、社会危害性大、暴力性和对抗性强的,市级公安机关其他警种或事发地公安机关难以承担的反恐、反暴、防暴等事件,承担重大活动的安保等特殊任务。 B.据介绍,“国宾导游”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政府部门外宾和内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 C.此次招聘会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本部与装备环境工程部、研究发展部、卫星应用系统部等部门共计300多个岗位,主要招收硕士、博士生及部分本科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物色、储备人力。 D.11月的澳大利亚气候温暖,在墨尔本最大的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群的鹦鹉不但不怕生人,反而喜欢纵情于游客,五颜六色,极尽缤纷。 19、根据情境和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共10分) 针对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较为频繁的情况,中央气象台副台长肖子牛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和冷空气频繁这三大因素是“祸首”。 气温显著偏高。2006年3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为3.6摄氏度,比常年同期(2.9摄氏度)偏高0.7摄氏度。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及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至2摄氏度,部分地区偏高2至4摄氏度。由于气温回升,致使地表层解冻,土壤水分蒸发大,土质疏松,为初春沙尘天气频繁发生提供了条件。 降水持续偏少。3月份至今,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其区域平均降水量只有常年同期的75%。其中,秦岭及黄河以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毫米,青藏高原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基本无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西北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大部降水量偏少5至8成,部分地区偏少达8成以上。由于干旱少雨,加之气温回升,使地表土质干土层增厚,一遇大风天气极易产生沙尘。 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今年春季,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且冷空气势力较强。从3月份到4月中旬,我国先后遭受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强冷空气袭击,尤其是4月份的强冷空气更是少见。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过程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入春以来中国北方沙尘暴频发,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危害,如何预防和治理沙尘暴再度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你对预防或治理沙尘暴有什么样的好想法?请写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一个通过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并简要说明其含义和作用。(5分) 汉语中有许多通过巧妙地调整语序,表达丰富含义的常用语。例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意思是不担心通常发生的情况,只担心极少发生的特殊情况,强调做事要谨慎,防止发生意外;又如:“ ”,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 。 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百善孝为先”,中国是讲“孝”的国家, 《二十四孝图》中有王祥的“卧冰求鲤”,因而有人说“孝”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要继承与发扬;也有人说“孝”是封建渣滓,现代社会就应主张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孝”的意义有了新的诠释;还有人说传统的观念早已与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唯有用心经营事业,事业成功才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 请以“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一、1、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2、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4、人为刀俎 5、士贰其行 6、歌窈窕之章 7、B(观:景观) 8、A (A项“观”:观察;景观B项“而”均为转折关系的连词C项“得”,均为“心得”;D项“碑”,均为“石碑”) 9、C(“舍”筑舍;“名”,命名;“军”,驻军。以上三个词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相”,帮助,本身就是动词,不是活用。) 10、 B(“可以”在文中是两个词:能够,凭借。) 11、D(则:那么,就。A它的,指代国世;他的,指代人。B如果; 或,或者。C而且,况且; 但是) 12、C(①非纳谏的内容,②是沈约劝谏时的话,也不属纳谏,④属于官职变迁情况。) 13、B(“就定会有人抢班夺权”曲解了原文。原文只是一种假设的语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