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司马迁曾深为感慨地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的确,像伟大诗人屈原,如果他一直称心如意地做着官儿,恐怕是很难写出《离骚》这样动人的作品的。至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作家,像普希金、高尔基等,他们也大都是受损害受侮辱的人。 ⑶为什么悲伤的遭遇能促使这些作家在创作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呢? ⑷正如古人所说:“伤心人别有怀抱”,“贫贱足以立志而睿慧”(郑板桥)。周文王、孔丘、韩非、司马迁等人就是在他们遭遇不幸之后,产生了钢铁般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决心和惊人毅力的。他们都把悲愤化为创作的惊人的意志力和伟大力量。 ⑸不幸的遭遇往往可以使作家接近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疾苦,甚至与人民同甘苦共呼吸,增强对压迫者的仇恨,产生热爱人民的热情。不把这种热情抒发出来,便食不知味,夜不入寝,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所以,他深知人民的痛苦,能够吟咏出人民的心声,留下了“千古绝唱”。 ⑹一个人身居高位,荣显富贵,门庭若市,在学问上下功夫的时间本来就不多,哪里有功夫看那“道理之书”,作那“尘俗之文”呢!而在被社会遗弃,门庭冷落,无人问津的情况下,倒能摆脱“花花世界”的种种干扰,有充分的时间,坐下来安静地学习,冷静地思考,一心图文,用心血浇灌文苑的花朵。正像曹雪芹谈到《红楼梦》所说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不幸的遭遇往往成为许多作家取得成就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⑺当然,“悲愤出诗人”这句话,只反映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并非绝对真理。不能绝对地说没有悲惨的遭遇就一定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也不能认为作家悲惨到根本没有创作条件时,也能产生伟大的作品。同时也不能把个人的私愤当作创作的唯一动力。有些伟大的作家恰恰伟大在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而是“以天为己任”,尽管他们个人没有遭到什么不幸,却仍然能够“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因而为人民产生伟大的悲愤之情,这种崇高的悲愤之情,不更可以出伟大的诗人吗? (选自山西人民出版社《美的哲学》) ⒘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运用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述了“悲愤出诗人”的论题,说理有思辨色彩。 B.文中的“悲愤”,有因个人的不幸而产生的“悲愤”,也有“以天下为己任”、为民众而产生的“悲愤”。 C.作者认为,“悲愤出诗人”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它揭示了作家的成就和身份之间的必然关系。 D.作者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意在说明悲伤的遭遇往往能促使一些作家在创作上取得伟大的成就。 ⒙请根据文章的论述,概括“悲愤出诗人”的主要原因。(6分) 答: ⒚请简要分析作者对“悲愤出诗人”所持的态度。(6分) 答: 七、作文(70分) 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与分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⒈B (A项的读音分别为:piào、xún/quān、gǔ。B项的读音分别为:pí/bì、zhuī/chuí、jiè/xiè。C项的读音分别为:què、bēi/ bǒ、zé/zuò。D项的读音分别为:xíng/ jǐng、zī、shàn。) ⒉D(A项“此起彼伏”,意思是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势力等。B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C项“妙手回春”指能把垂危的病人医好,形容人的医术高明,句中使用对象不当。D项“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⒊D(D项“监”应解释为“借鉴”,通“鉴”。) ⒋D(A项,均为连词,前句解释为“若”;后句解释为“就”。B项,前句副词,解释为“大概:;后句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C项,前句同“尔”,解释为“你”;后句连词,解释为“并且或而且”。D项,前后句均为介词,解释为“用”。) ⒌B(A项“约束”文中意为“规约”,现今解释为“限制使不超出范围”。C项“领属”文中意为“属某人所统领”,现今解释为“彼此之间一方领有或具有而另一方隶属或从属”。D项“诽谤”文中意为“非议国政”,现今解释为“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诬蔑”。B项“家产”文中意与现今义相同,都解释为“家庭的财产”) ⒍C(C项是宾语前置,其余三项均为被动句) ⒎A(A项中的“信用”,古义为“信任并重用”;今义为“能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B项中“骨肉”古今义均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C项中“自强”古今义均为“自己努力向上,奋发图强”。D项中“争锋”古今义均为“争胜”,指争一时的高低。) ⒏D(②③⑤是留侯为建成侯吕泽和高祖筹划计策时所说,均为“正面表现”。①是有人给吕后献计时说的话;④是“四老”说建成侯吕泽的话;⑥是高祖嘱托留侯的话。) ⒐C(C项中说“高祖曾经傲慢地侮辱过四位老人”不合文意。高祖没能招致商山四皓的原因,是商山四皓认为高祖待人傲慢、轻侮,文中并未表现出高祖真有这样的言行。) ⒑⑴您经常作皇上的谋臣,如今皇上都想要更换太子了,您怎么还能垫起枕头睡大觉呢? ⑵要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逊,备好舒服安稳的车辆,再派说客去诚请,他们应当会来。 ⑶如今的将领们都是陛下从前的同辈,您却让太子统率这批人,无异于让羊统率狼,没有人肯受太子驱使 ⒒⑴(3分)【答案】计日,即算计着日子。(1分)突出时间的短暂,借此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不得不离别的无奈(2分) ⑵(4分)【答案】想象(虚写)、借景抒情。(2分)作者通过想象别后途中境遇以及归雁、啼猿、黄蝶、险波等景象,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与神伤。(2分) ⑶(3分)【答案】在别离时只有醉饮才能承受这离别之苦 (1分)。作者通过醉饮来躲避别离之痛,以貌似旷达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离情别绪和友情的深厚。(2分) ⒒⑴吾尝跂而望矣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⑶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⑷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⑸景行行止⑹生当作人杰 ⒔外出谋生或发展,参加被规定的旅游程式。(每点1分,答全两点得满分) ⒕“一片落叶”是作者区别于社会俗情的富含个性特征的心理境界的具体体现,(2分)通过“一片落叶”,凸显了作者宁静、悠远的思想境地,(2分)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完整。(1分) ⒖“人们的野心”指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熟悉世情,有时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或指追求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3分)“传统的空间意识”即类似于弥补履历的旅游过程中的“心满意足”。(3分) ⒗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凝视周围的世界(生活习惯);发挥想象展开心灵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或者不随同流俗,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⒘C(非“成就和身份之间的必然关系”,而是“成就和身份之间的某种关系”) ⒙①悲愤出志气。作者能将悲愤化为创作的惊人的意志力和伟大力量,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作品。②悲愤出感情。满怀悲愤的作家往往与民众同甘苦共呼吸,增强爱憎之情,从而吟咏出“千古绝唱”。③悲愤出时间,被社会遗弃、满怀悲愤的作家,有充分的时间,用心血浇灌出文苑的花朵。(以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⒚作者认为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悲愤出诗人”:一方面,个人不幸遭遇往往成为许多作家取得成就的有利条件,但不能把个人的私愤当作创作的唯一动力(2分);另一方面,没有悲惨遭遇的作家也未必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2分);此外,“以天下为己任”而产生的伟大的“悲愤”之情,更可以出伟大的诗人。(2分) 参考译文:皇上想要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得到(高祖)明确的表态。吕后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对吕后说:“留侯善于筹划计策,皇上很信任并且重用他。”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胁迫留侯,说道:“您经常作皇上的谋臣,如今皇上都想要更换太子了,您怎么还能垫起枕头睡大觉呢?”留侯说:“当初皇上多次处于危急之中,(没有办法才)采用了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安定,因为偏爱的缘故想要更换太子,这是至亲骨肉间的事,即使我们一百多人进谏又有什么用处?”吕泽竭力求道:“一定要替我想出一条计策。”留侯说:“这是难以用言辞争辩的。不过天下还有四个人,皇上未能招致(因而心有不甘)。这四人年纪大了,都认为皇上对人傲慢、轻侮,所以逃避隐居到商山中,坚持节操,不做汉朝的臣子。而皇上却(一直)尊重、推崇这四个人。如今您果真能不吝惜金玉璧帛,要太子写一封信,言辞谦逊,备好舒服安稳的车辆,再派说客去诚请,他们应当会来。如果来了,把他们当成贵客看待,(请他们)经常跟随太子上朝,并让皇上看到,(皇上)就一定会感到很惊奇,并且一定会查问这件事。问清楚了这件事,皇上又知道这四个人贤德,这对太子是一大帮助。”于是吕后让吕泽派人捧着太子的书信,用谦逊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去迎接这四个人。四位老人到了,就以贵客的身份住在建成侯的家里。 汉高祖十一年,黥布造反,皇上病倒了,想要派太子担任主将,前往讨伐。 四位老人相互商量说:“我们来的目的,是想要保全太子。如果太子领兵平叛,事情就危险了。”于是劝告建成侯:“太子领兵,如果有战功,那么权位也不会超过太子;如果无功而返,那么从此就要遭受祸害了。况且与太子一同出征的将领们,都是曾经同皇上一起平定天下的猛将,如今让太子统率他们,这无异于让羊统率狼,……您为什么不赶快请吕后找个机会对皇上哭诉:‘黥布,是天下的猛将,善于用兵,如今的将领们都是陛下从前的同辈,您却让太子统率这批人,无异于让羊统率狼,没有人肯受太子驱使,而且如果让黥布听到这样部署,那他就会大张旗鼓地向西进犯。皇上虽然患病,也可勉强乘坐卧车,躺着统辖、监督将领们,将领们不敢不卖力。皇上即使吃些苦,为了妻子儿子还是得自己打起精神,努力奋发。’”于是吕泽马上连夜去会见吕后,让吕后(找个机会)按照四人说的意思对皇上哭诉了一番。皇上说:“我想,这小子本来不该派他去的,老子自己走一遭算了!” 于是高祖亲自统兵向东进发,群臣留守,都送到灞上。留侯患病,自己勉强起来,到曲邮,谒见皇上说:“我本应该随从,实在病得太厉害了。楚人勇猛敏捷,希望皇上不要与楚人争一时的高低。”(留侯)又乘机劝皇上说:“让太子做将军,监领关中的部队吧。”皇上说:“子房即使重病,躺着也要强打起精神辅佐太子。”留侯便行使太子少傅之职。(皇上)最终也没有更换太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