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第I卷前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
    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或答题纸上。
    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纸、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笃厚(dǔ) 娴于辞令(xián) 疾痛惨怛(dá) 滑(gǔ)稽列传
    B.稽首(qǐ)) 濯淖(nào) 撒手锏(jiǎn) 怀瑾握瑜(jǐn)
    C.参乘(shèng) 忤(wǔ)视 落不是(lào) 厚遗秦王(yì)
    D.恬淡(tián) 独处(chǔ) 箕(jī)踞以骂 冠(guān)缨索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喟然长叹 天堑 前倨后恭 麾下
    B.肉袒 讣告 黄金百溢  瞋目
    C.汤镬 活菩萨 多难兴帮 瑕疵
    D.雕鸷 护身符 桃李下言下自成蹊 奖腋后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西化的命运,惟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
    B.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称引入商业化模式将继续筹办,网友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
    C.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如箭在弦。
    D.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针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即将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旨在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使经济增长的良策。
    B.在发达国家,“智囊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现如今它已成为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C.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置,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D.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芦己上有所体现。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丝浪漫主义色彩。
    B.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敌人的男女有所不 同: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C.《药殇》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让人在阅读时,不自觉地感受在黑暗中寻找并渴求光明的心境——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法律与暗箱的对峙,智慧与阴谋的相持。
    D.西方世界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如以赛亚•伯林所说,西方世界“声称得救的道路只此一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乏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_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寂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_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l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戍功。鼎身高2.1米,象征2l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来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问世了。这是一住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带选自2008年10月27日《文汇报》)
    6.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7.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是: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
    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表明是
    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成为我国最具审
    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饰、三足鼎立造型
    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昊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祜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祜谏日:“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成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①。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恢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祜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祜共小吏雍乓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秸倨,请黜之。太守日:“昊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候相。祜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重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日:“有君如是,何葱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砖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祜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祜赤径去。冀遂出祜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因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
    (选自《后汉书•吴秸传》,有删节)
    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ì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为权戚所望 望:希望,期望
    B.远在海滨,其俗诚陋 陋:粗劣,粗俗
    C.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 业:从事,做
    D.与冀争之,不听 听:采纳,听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昔马援以薏苡兴谤 作《师说》以贻之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吴祜品节的一组是:
    ①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②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 ③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④
    冀怒而起入室,祜亦径去 ⑤韦占政唯仁简,以身率物 ⑥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祜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祜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以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祜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祜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 (5分)
    译文:
    (2) 祜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祜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5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乱    后
    (金)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
    川原荒宿草,墟落○1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
    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①墟落:村落。
    (1)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任选3个小题,共6分)
    (1)岁寒, 。
    (2) ,衣食足而知荣辱, 。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
    (4)今两虎共斗, 。
    (5) ,一飞冲天;        ,一鸣惊人。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