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鹤岗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⑤多年后,余光中更深入地道出翻译《梵•高传》的意义:“我不但在译一本书,也在学习现代绘画,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一个伟大的心灵,并且借此考验自己,能否在他的感召之下,坚持不懈,完成这长期的苦工。”
    ⑥余光中译《梵•高传》震撼了许多敏感而年轻的心灵。1957年3月,在台湾《大华晚报》连载后,《梵•高传》分上下两册正式出版。先有重光版,后有大地版,一印再印,总印数逾三万册。梵•高不仅拯救了余光中,也为余光中赢得了许多朋友。比如陈锦芳,14岁就读了他翻译的《梵•高传》;林怀民更早,12岁就读了。作家三毛殁后,家人以她生前最喜爱的三本书陪葬,其中一本便是余光中译《梵•高传》。
    ⑦余光中说,梵•高强烈的宗教情操以及色彩感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梵•高的生活经历与悲悯情怀使他自然而然地将艺术的重心从美女贵人移向“中下层阶级”,使他能把“原本平凡的人物画得具有灵性和光辉,更重要的是,具有尊严”。从创作之初的《扬子江船走曲》到后期的《一枚铜币》,余光中一直在诗作中表现出对平头百姓由衷的关爱和认同。
    ⑧余光中喜爱梵•高早期以《食薯者》为代表的写实之作,认为它们“阴沉之中有温暖,黯淡之中有光芒,苦涩之中有一种令人安慰的甜味”。“另具一种坚实苦拙之美,接近原始而单纯的生命,十分耐看”。余光中也推崇梵•高后期那些饶富象征意味的画作,赞颂梵•高能“从写实的局限里跃升入象征与表现”。余光中半世纪的创作历程,同样是不拘于一格,不安于小成的进取,力求超越前人、时人和自我。梵•高绘画的色调,造成余光中诗和散文“蟠蜿淋漓”、“沛然运转”、“笔挟风雨一气呵成”的节奏感与奇异光辉的美感。
    ⑨20世纪80年代,他在散文中吐露心声:退休后,要“做一个退隐的译者,把格瑞克、劳特雷克、特纳等画家的传记一一译出”。
    ⑩这也是他近来的一个想法,他最大的希望是台面的生活少一点,幕后、在书房里的写作多一点,有空多翻译一点。他说:“王尔德的喜剧我已经翻译了三本,还有一本我希望能翻译。还有一些画家的传记,我希望能翻译两三本。”
    (《传记文学》有删节)
    (1)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第一段文字虽短,却是对余光中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整篇传记内容的完整概括。
    B.梁实秋也是位伟大的译者,他是中国独自一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文章第三段写梁实秋则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梁实秋面对困难时的退缩来反衬余光中知难而上的优秀品质。
    C.本文多处引用了余光中本人的话,这样写增加了传文的真实性,更可以让读者深入到传主本人的内心世界。
    D.文章第四段中“梵•高疯了,自杀了,译者却得救了”一句,是说余光中投入了梵•高的苦难世界,与梵•高伟大的心灵相对,忘记了自身的小小烦恼,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
    E.文章第六段介绍了余光中所译《梵•高传》的出版情况,并交代了陈锦芳、林怀民、三毛等人对余光中的崇拜。
    (2)结合传文,概括传主余光中的人格魅力。(6分)
    (3)本文是如何借助梵•高来写余光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4)余光中作为译者,是很成功的。请结合本文谈谈一个人在某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8分)
    五、语言文字应用(17分)【将13、14、15选择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对应的题号下】
    1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在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平淡的幸福。
    B.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宣告破产。
    C.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D.在“2009火炬地产杯”全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中,山东玲珑轮胎队以2∶3输给江苏队,冲击冠军的希望已经具体而微。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户籍制度是依法确认、收集、提供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具有身份证明、人口统计和社会控制的管理功能。
    B.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深圳商品房成交均价下跌以及北京、上海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引起了房地产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C.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发展。
    D.今年辽宁旅游将以做精旅游产品、做强旅游企业、做好旅游服务为重点,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5.按顺序排列下面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哲理产生在两种相反力量的周旋之中,因此它更垂青于中年
    ②西方一位哲人说,只有饱经沧桑的老人才会领悟真正的人生哲理,同样一句话,出自老人之口比出自青年之口厚重百倍
    ③中年人不见得都会把两力交汇的困惑表达成哲理的外貌,但他们大多置身于哲理的磁场中
    ④对此,我不能全然苟同
    ⑤世上一切真正杰出的人生哲学家都是在中年完成他们的思想体系的
    ⑥到了老年,人生的磁场已偏于一极、趋于单相
    A.②④①⑤⑥③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②⑤⑥④③D.②①⑥④⑤③
    16.阅读下面的文字,仔细揣摩划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4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历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生与死是最丰富、最悲壮、最动情的话题。人世间的所有悲欢冷暖和人生的全部感悟,尽皆包含其中。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难”的豪迈悲壮,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断肠凄婉, , 。
    17.假如你是学校广播站“青春热线”栏目的主持人,请你用比喻的手法为“如何与教师沟通”这个话题设计一个简短、轻松、形象的开场白,不超过40个字。(4分)
    答: ___ _
    六、作文(60分)
    河北省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的普通农妇林秀贞,30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妇,用自己坚持不懈的行动,让九州动容。
    许多青年人大都心怀高远理想,意欲成就不朽功业,但由于不能坚持行动,终于只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有人说,持续行动可以影响你的未来,可能影响中国的未来。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鹤岗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答案
    1.D(“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就会塑造出怎样的艺术形象”原文无此表述)
    2.C(只提到了根艺的艺术美,解说了动态美与精神内涵的关系)
    3.B(根艺作品本身不存在所谓含意丰富性的问题,它应是通过欣赏者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才得以实现的)
    4.C(权,暂代官职)
    5.B(A朱汉宾父亲的情况;朱汉宾颐养天年的事情。C朱汉宾胆气过人;任职期间的客观情况。D朱瑾的情况;遇旱灾朱汉宾斋戒祈雨的情况)
    6.B(朱汉宾对朱友谦所作所为表示不满,在敬酒时说了一番批评朱友谦的话。元行钦怕二人发生争执,为他们调解才罢了。)
    7.①庄宗曾经到朱汉宾家里去,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演奏音乐来使他高兴(助兴),从此朱汉宾很受恩宠优待。(“幸”“以”“娱之”“蒙”各1分,句意1分)
    ②有结婚出嫁没完成的,就用钱财礼物帮助他们,接受他恩惠的有几百家,同郡的人认为他有德义。(“资币”“义”各1分;“助以资币”句式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朱汉宾,字绩臣,亳州谯县人。父亲朱元礼,起初为郡将。梁太祖听说他的名声,提拔他做军校。他跟从庞师古渡过淮河,在淮南战死。朱汉宾年少时有体力,体形魁梧精神饱满,胆量气度超过常人。梁太祖因为朱汉宾的父亲为国事而死,提拔朱汉宾到自己帐下,编入自己部属的名籍。梁太祖在攻打兖州、郓州的时候,朱瑾招募几百个骁勇善战的士兵,在他们脸颊上刺刻双雁,号称“雁子都(都:军队编制)”。梁太祖听说了,也选拔几百人,另外组建一军,号称“落雁都”。委任朱汉宾为军使,当时人们称他为“朱落雁”。后来与众将领攻打蔡州叛贼有功,天复年间被任命为右羽林统军。入梁后,历任天威军使、左羽林统军,出京任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后、亳曹二州刺史、安州节度使。
    庄宗抵达洛阳,朱汉宾从军镇入朝觐见后,又被命令回镇。第二年,被任命做左龙武统军。庄宗曾经到朱汉宾家里去,朱汉宾的妻子进酒上菜,演奏音乐来使他高兴(助兴),从此朱汉宾很受恩宠优待。同光四年正月,冀王朱友谦入京朝见,明宗住在洛阳,因为朱友谦是旧交,所以在家里摆酒设宴。庄宗的几个弟弟在席,朱友谦坐在永王李存霸的位次上方。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朱汉宾用大酒杯向朱友谦敬酒说:“您虽然名望地位很高,但是位次在皇弟之上,不合适吧。我与你都在梁朝的时候,因为同姓而交情深厚,自从你入朝,三次给你写信问候,一点回音也没有。轻视我地位低下,不也太过分了吗?”元行钦担心他们发生争执,为他们调解才罢了。没几天,朱友谦被诛灭全族。赵在礼占据魏州,元行钦率兵征讨,皇上下诏书命令朱汉宾暂时主管河南府的事务。明宗让朱汉宾做右卫上将军,枢密使安重诲正受重用,朱汉宾暗中结交他,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天成末年,做潞州节度使,移兵镇守晋州。安重诲被杀后,朱汉宾再次做上将军。第二年秋天,朱汉宾因年老辞职,被授予太子少保的官衔退休。清泰二年六月去世,时年六十四岁。
    朱汉宾年轻时勇猛健壮,到晚年也酒量食量过人,体态仍旧很魁梧。凡是他担任职务的地方,没听说有逾越法度的事。在后梁的时候,曾经领兵驻扎在魏州莘县,恰好赶上连帅离开本郡,众军都用利益诱惑他,请求他自己担任留后,朱汉宾就杀掉说这些话的人,拒不听从,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赞扬他。在曹州的时候,蝗虫飞离州境,父老乡亲讴歌赞颂他。掌管平阳的时候遇到旱灾,朱汉宾亲自斋戒沐浴到龙子祠祈雨,过了一天雨水充足,后来四境内取得了大丰收,人们都认为是他仁厚的政治感召的结果。等到退休的时候,向东回到亳州,看见乡里故友亲戚死去,有坟墓没建的,就送给他们棺木收殓埋葬;有结婚出嫁没完成的,就用钱财礼物帮助他们,接受他恩惠的有几百家,同郡的人认为他有德义。不久回到洛阳,有宅院在怀仁里,北到洛水,南临大道,高屋幢幢相连,大树枝叶相交,有吹笙唱歌的童儿,有身穿罗绮的舞女,天天以此自乐,颐养自然的和气,安享自己的晚年,这真是近代懂得知足的良将啊。晋高祖即位,追赠太子少傅官职,谥号为贞惠。
    8.①“望”到了一幅深秋水村图: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笼罩在烟雾之中,酒旗招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幽静朦胧的意境。(2分)
    ②本诗在描绘画面时,运用动静结合、拟人的手法。首联的“枕”字拟人化的写出画船的静泊之态;颔联的翠鸟、白鹭的“眠”与栖息,动物不动,依然写静,一个“闲”字表达出闲适之情;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溪云、鱼屋,酒旗,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3分,不必面面俱到,分析合理即可)
    9.诗歌前三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2分)尾联抒怀,可惜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喜爱无羁绊的自然生活,与世无争的情怀。(3分)(意思对即可)
    11.(1)CD(C.“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现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D.“但他的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
    (2)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求生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2分)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2分)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万分欣喜。(2分)
    (3)人物描写方面:开头的肖像描写,(1分)逃跑、找吃食物的动作描写,(1分)厌恶战争、要逃跑、想做俘虏的心理活动描写。(1分)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施那夫斯的人物特点,表现了他在奇遇中的处境遭际。(1分)
    景物描写方面:逃跑过程中夜间黑暗,兔子、猫头鹰的声响让他恐惧痛苦(或黎明前寒冷,人影移动,月光下利器发亮)(1分)作用:通过这些描写交代时间、环境,渲染紧张气氛,侧面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后一次景物描写作用:通过这些描写交代时间、环境,渲染紧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1分)
    (4)认为可悲:(每点2分)
    ①施那夫斯参加作战却畏惧战争,离开战友,临阵脱逃;②逃跑后还一直想做俘虏;③醒来时被捕,还为自己做了俘虏而满足;④他是一名侵略者。
    认为可爱:(每点2分)
    ①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②他思念家乡和亲人,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③他饥寒难当,潜入法国人的城堡,只是饱吃一顿,并没有伤害当地的一个百姓;④他不喜欢侵略,厌恶战争。
    12.(1)C、D(5分)
    (2)①从余光中刚毕业就要翻译《梵•高传》这样有难度的作品看可以看出他勇于挑战的一面;②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他都能够不放弃,可见他做事能够坚持不懈;③由他对梵•高艺术营养的吸收可以看出他善于学习;④由他面对生活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为人务实。(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可得满分)(6分)
    (3)①是梵•高的精神力量拯救余光中于生命低谷,余光中的人格魅力也因此得以提升。②余光中从梵•高的画作中汲取营养,使他在艺术领域内不断发展与成熟。③梵•高与余光中互为映衬,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变化着、成长着的余光中。(6分)(不局限这三点,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合理即可)
    (4)参考答案:①要有明确的目标。②要有知难而进的精神。③要能够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事业中去。④要有专注的精神,不被外物所扰。⑤要能够从优秀人物身上汲取养分,来充实自身,完善自身。
    无需面面俱到,论述合理即可。评价标准:观点正确2分,对人物品质有正确把握,能结合作品分析3分,阐述充分3分。(8分)
    13 B 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A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C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D“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14 D(A.确认、收集、提供顺序错误。B、在萎缩后面加上“等现象”C.能否前后不一致)
    15.A.(解析:本题思路为先批驳,后立论,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16.答案示例: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
    有“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慷慨激昂。(4分)
    17. (4分)答案示例:求学途中,你和老师在心灵的通道上是否撞过车?你是否为此苦恼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立交桥”。
    作文
    【写作提示】
    青年人应该认识到,光有远大理想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踏实持续的行动,在点滴小事中发展自我,奉献自我,像蜡烛的燃烧,像星辰的闪耀,传递光辉和温暖,比所有的思考和言语都重要和有价值。行动的目的如果只是局限于个人的成就,境界不免狭小,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思考应担负的时代使命,并付诸持续的行动。可选择持续行善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一个有益于世界的目标为之行动终生等具体的小角度切入论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