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说:“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 王安石立在那儿未做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作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一项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巨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邋遢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二十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者,是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因为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到他四十六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二十五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咸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越高。最后,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因为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他位居太守,治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把他的新社会理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确实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一直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佑五年(1060),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才来到京师。 (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七章,题目为编者加) 19.作者开篇就说“王安石是个怪人”,从文中的叙写来看,王安石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20.文中写了王安石和韩琦的矛盾,你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5分) 21.对王安石屡次拒绝朝廷提升之举,作者说“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根据你的理解,结合文本,谈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6分)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列出未来的太空旅游可能具备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6分) 【2008年×月×日电】举世闻名的霍金4月将在美国体验仿太空失重的“零重力”飞行,为他2009年真正畅游太空做前期准备。这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对漫步太空跃跃欲试。目前,好些国家的商业机构已开始参与太空旅游业的竞争。未来的太空旅游可望向旅游者提供灵活的服务项目,更诱人的是,每个人的太空旅行费用将降低到不超过2000英镑。然而,宇宙也还不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到的地方,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超重或失重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只有通过“上天”前包括微重力、超重力在内的各种测试的人,才能承受在太空中的种种新挑战。为了提高太空旅行的可靠性,科学家们花费了许多心血,对火箭、飞船的生产和操作运行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措施,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完善。太空中的各类生活设施还要进行不断的改良,如卫生间设备的改良,使之更能适用于没有经过宇航特殊训练的普通人。我们相信,太空漫步的“宇航员特权时代”将会过去,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冲出地球,走向茫茫宇宙。 23.因为香烟的危害,我们设定5月21日为“无烟日”,“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的口号起到了良好的警醒作用;为了增强公民的节能意识,我们设定9月22日为“无车日”,并用“恢复行走的自由,体味健康的快乐”的口号来向广大开车人士发出倡议……(6分) 你也来拟定一个符合生活实际的“无……日”,再为它拟定一个宣传口号,口号需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方法。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偶有所感,亦能发为心声。虽为物语,但其中却不乏哲理,读来往往能引起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从而引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如: 新月:我不会为失去的一半而哀伤,因为我有自己的妩媚。 种子:我不怕埋没,就怕吹捧。 脚印:一个我,能踏碎成堆的空话。 百灵:学习百鸟的歌声,谱写自己的旋律。 请在上述物语中任选一则立意,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自拟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答案 1参考答案:D A .匹配(pǐ)梦魇(yǎn) ;B. 挣脱(zhèng) 数典忘祖(shǔ);C. 裨益(bì) 怙恶不悛(hù) 2参考答案:B. ①“度过”,用于时间方面;“渡过”,用于由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等;②“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本意”,指本心,本来的想法;③“不止”和“不只”在表示超过了一定数量或范围时可以换用,“不只”还有“不仅”、“不但”的意思,表递进。④“大约”表示对数量的大略估计;“大概”表示对时间、数量、情况等不是十分清楚地推测或估计。 3参考答案:C.莫衷一是:不能判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B如愿以偿:形容像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不能用来修饰“笑”,应为“心满意足”;D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指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发生冲突,和原意不符。 4参考答案:D A语序不当。“基本”应放在“达到”的前面;B.“降低、减少”不能与倍数搭配,不合逻辑,应该改为“减少”;C.主语残缺 【参考译文】柳浑,字夷旷。柳浑幼年丧父,在他十几岁时,有巫师说:“这孩子的面相是短命而且低贱,做僧人可以延缓死期。”叔伯们要依从巫师的话,柳浑说:“抛弃圣人的教诲,学习异术,倒不如早点死去。”他学习更加努力,与他交游的都是名士。天宝初年,考中进士科,调任单父尉,几次授任衢州司马。他抛弃官职隐居在武宁山。召入朝廷授任监察御史,御史台同僚以礼法规矩约束他,而柳浑旷达不喜欢受约束,便请求任外职。宰相爱惜他的才能,留他任左补阙。 大历初年,江西魏少游上表举荐他任判官。州里有个僧人夜晚饮酒烧了庐舍,归罪于哑奴,军候接受财物不加讯问,便定了案,柳浑与同僚崔祐甫上告说哑奴冤枉,魏少游急忙审讯僧人,僧人低头服罪,魏少游于是重谢二人。路嗣恭替代魏少游,柳浑升任团练副使。不久任袁州刺史。崔祐甫任宰相时,推荐他任谏议大夫、浙江东西道黜陟使。召入朝廷任尚书右丞。 贞元元年,柳浑升任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李希烈占据淮、蔡,关播任用李元平守卫汝州,柳浑说:“这就像那炫耀宝玉却卖石头的人一样,让他前去必然被活捉,怎能铲除叛贼?”随后李元平果然被叛贼捉拿。三年,柳浑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旧判门下省。 玉工为皇帝做玉带,因失误摔坏了一个带扣,玉工不敢上报,私下购买其它玉补上。呈献时,皇帝发现玉不一样,指责玉工,玉工认罪。皇帝怒恨玉工欺骗自己,下诏京兆府论处死罪,柳浑说:“陛下立即杀了他也就罢了,如果委托有关部门,必须详细议罪才可以定刑,在法律上,失误损伤乘舆器服,论罪应当处以杖刑,请求按照法律论罪。”因此没有处玉工死刑。 韩滉自浙西入朝,皇帝虚心待他,有时奏事时间很长,其它宰相只是充数罢了,韩滉于是在宫禁中随意鞭打属吏。柳浑虽经韩滉引荐,也憎恨他专断,责问说:“省署不是处罚人的地方,公却鞭打属吏至死。公的先父做宰相时因处事急躁,不满一年就被罢免,如今公为何重蹈覆辙,专擅威福?这难道是尊主卑臣之义吗?”韩滉悔悟,渐渐收敛了他的威风。白志贞授任浙西观察使,柳浑上奏说:“白志贞以小吏起家,即使赏识他的才能,也不应破格委任要职。臣以死坚持,不敢奉行诏旨。”正值柳浑因病出朝,皇上当天下诏任命白志贞并交付朝外实行。柳浑的病情稍好一些,便请求退休,皇帝不允许。 门下省吏员禀报审定吏部、兵部注拟六品以下官,柳浑忧伤地说:“既然已经委托给有关部门,而又干扰,难道是贤者的用心吗?士人有的千里辞家来求官,在小邑主持办事,难道顾虑不能胜任吗?”这年拟定官吏,没有退回商酌的。 5、C(C项中应为“买”,动词) 6、D(①项中的“为”,作介词用,表被动,译作“被”;②项中的“为”,作介词,译作“替”。③项中的“乃”作连词,译作“于是”。④项中的“乃”作副词用,译作“才”、“这才”。) 7.B(第①句是说柳浑对学习和交友的态度,第②句是说柳浑为人旷达不拘礼俗;) 8.A(叔伯们是想听从巫人的话的) 9.⑴门下吏白过官/浑愀然曰/既委有司/而复挠之/岂贤者用心邪/士或千里辞家以干禄/小邑主办/岂虑不能/是岁拟官/无退异者。(提示:注意借助标志词“日”“既”“邪”“岂”“者”等帮助自己断句。每错、漏、多断三处扣1分)] (2)①他前去一定被捉住,怎能铲除叛贼? “见”(被)“禽”(同“擒”,捉住)“何贼之攘”(能平什么贼,宾语前置)各1分。 ②志贞起于小吏,即使赞赏他的才干,也不应当这样迅速地(让他)担任重要职务。 踩分点:“兴”(起)“纵”(即使)“超”(迅速地担任)各1分。 10.考查对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层级为D。 (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4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表达技巧1分,分析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2分。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得。“思想感情”1分,“依据”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1参考答案: 1、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2、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C。 A、E(A项原文说是“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二者并非是因果关系。E项无论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是夸大儒学的作用,其实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都否定了孔子的“守成”态度。) [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13.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 C(原文第二段表述的意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一直到当代中国的“人代会之下的‘一府两院’制”,政治运作方式鲜有根本性的变化,这体现了孔子“守成”思想的影响。并非“皇帝之下的三公制”体现了“守成”思想。) [3分。符合答案得3分,答案超出一项,本题不得分。] 14.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①对历史的态度:孔子强调传承,苏格拉底则经常质疑。②对现实的态度:孔子侧重于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苏格拉底则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③对后世的影响:孔子使后世思想趋于保守,政治稳定;苏格拉底鼓励了后世的质疑和批判精神。 [6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15.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①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孔子的守成态度;②在面对现实时,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③这两种思想倾向都能起到有益的积极的影响。 [4分。答对①、②点各得2分,共4分。只答③得2分。] 16.(4分)(1)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2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2)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答“估计‘我’没有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轻松,同时又怕‘我’从自己的眼神中看出破绽而回避”也对)(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17.(5分)主要性格特点:能体贴理解他人。(答“善解人意”、“成熟懂事”也可)(2分)作用:①“我”是贯穿全文情节的线索;②更充分的表现提琴所传承的亲情主题;③通过“我”侧面烘托“父亲”的形象。(3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8.(6分)①关键时刻舅舅决定卖琴帮助我们,后来又把它作为财产送给我;母亲不愿轻易卖琴:琴是亲情的象征;②父亲得知琴是赝品却并不说破,而是巧妙地保护着舅舅的梦想和母亲的希望:琴是善良心地的象征;③“我”得知真相后,理解并学习父亲的处理方式,学会坚强面对现实,琴是精神财富的象征。(需多角度分析,要有文本内容,还要有象征意义的归纳,写对两条以上,言之成理即可) 19 ①不善与人相处;②仪表邋遢,不重衣食;③屡次拒绝朝廷的提升。(写出三点四分,一点1分,两点两分) (第①点可以抓开头一段中的“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一句,以及与韩琦的相处相关叙写作概括;第②点可根据“洗浴换袍”和“吃鹿肉丝”等事例叙写作概括;第③点见本文最后一段作者的直接性的评议。) 20这个故事中韩琦误会王安石从而劝诫了王安石,自此,王安石对韩琦一直很反感,韩琦罢相,大书感想,还批评韩琦面容姣好而已。表现了王安石本身不注重外表,也看不起注重外表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不免自负、难与人相处的特点。使用这个故事可以更形象生动客观全面的表现王安石的“怪异”性格,令读者更充分了解人物。(表现了什么3分,作用2分) 21(1)因为王安石不善于与人相处,不拘生活小节的性格,他未必适合人才众多规矩繁缛的京城; (依据略) (2)因为王安石有想法有主见,他愿意在小地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实践治理,获得成功和肯定后,才接受提升。(依据略) (3)因为王安石拒绝提升的时间长达二十五年,不可能只为沽名钓誉;(依据略) 思路:根据上下文提及的事迹以及人物的性格来推断作者这么说的原因,原因推断答对1条2分,文本依据各1分,三条原因以及对应依据答对两条即6分) 22、1、旅行费用适当(降低);2、(需经身体测试)身体符合条件;3、旅途安全可靠;4、生活设施便利 (6分。答对两点2分,答对三点4分,答对四点满分;只答一点不给分,大意对即可) 23、无战日。口号:让硝烟随风而逝,让和平永驻人间。 无争吵日。口号:争吵是刀,刺伤彼此;和谐是绳,牵系你我。 (名称具有现实意义,健康向上即可得分。口号:内容2分;形式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