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清江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理科学生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文科学生考试时间:180分钟 总分:200分 或许是天空中飘过的一丝淡淡的云儿,是光芒万丈初升的朝阳;或许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抑或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这,就是语文!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爱语文的快乐人!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赍赏(lài) 棺椁(guǒ) 文梓(zǐ) 久假不归(jià) B.列观 (guàn) 狱掾(yuàn) 尽快(jìn) 力能扛鼎(gāng) C.惨怛 (dàn) 混浊(hún) 抵掌(zhǐ) 面有愠色(yùn) D.揖让 (yī) 喟然(kuì) 下载(zài) 徇私舞弊(xùn)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二十多年来,这个叫人自强不息的回答总是像伫立在夜雾茫茫的大海上的一座灯塔, 若隐若现,时明时暗,照亮我的人生航程。 B. 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占《四书》近一半以上的篇幅, 对中国思想史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 C.直到梁代萧统编《文选》,才第一个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 D.挑选阅读材料时既要注重经典名篇,也要尽量挑选那些人文性比较强、贴近学生生 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材料。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据阳山,逶迤而北 B. 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 乃以秦王属吏 D. 吾适北边,自直道归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末年大约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纪传体史书《左传》,还写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C.《史记》一共130篇,其中“书”共8篇,记载了包括天文、历法等在内的多种典章制度。 D.《史记》开创了史书中史论的先例,以“太史公曰”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对 后世影响极大,其中“异史氏曰”就是清代学者袁枚仿照其形式的结果。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它要求航天员必须具备办事果断、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航天飞行所处的特殊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冲击特别大,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航天员在太空所处空间狭小,身体活动受到限制,说话也不能随便。说什么,什么时间说,都有限制,所以这种信息交流的限制,也要求航天员能忍受孤独。 分条列举文段叙述的航天飞行时航天员将会面临的挑战。(每点不超过6个字) ① ② ③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罢 弈 文 清•俞长城 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怒。如是者再三,局乃竟。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日:“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曰:“然。”“至于今,岂非胜负已过而喜怒俱忘者也?”曰:“然。”“当其争也,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曰:“然。”“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曰:“然。”“夫弈,小数也。其胜何益?其败何损?何为始而患?何为终而忘?何为始而争?何为终而让?子能识其所以然乎?”曰:“不知也。” “呜呼!吾告予以故: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在事前则患,在事后则忘;在事中则争,在事外则让。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庶人弈于财,士大夫弈于富贵,帝王弈于天下,皆弈也。今子不以数子视天下,而以天下视数子,扰扰者将安所底①乎?语云:‘工画者寿,工棋者夭。画者生机,棋者杀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杀之术也。” 二客闻之,貛然②深省,视局若虚,视子若弃,于是遂罢弈。 注:①底(zhǐ)至,到达。②貛(jué)然:猛然。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B.有不嫉之如雠者欤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C.夫奕,小数也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D.工画者寿,工棋者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子能识其所以然乎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 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两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两人倾吐下棋时的心态。 C.息机子拿两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离杀机保全生命。 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人调整心态,止息机巧之心,从此与棋绝缘。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分) (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3分)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也,为能急人之困。(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 ,绳锯木断。 (5) ,而知也无涯。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凄与悲的距离 白水河 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它这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它这样的凄怨,凄怨得让人落泪。深入它,才知道它凝聚了一位贫苦艺术家一生的感慨、叹伤,它又凝聚了他一生的流浪。阿炳,这样一位被众人叫做“瞎子阿炳”的人,在无锡市一流浪就是50多个年头。他脖子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在无锡市漫步。他看不见了往日的风景,但他有自己的歌声。曾有一度,在无锡市,谁不熟悉阿炳的歌声、笛声?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阿炳保留着自己的尊严,探索着自己的痛苦而又艺术的生活。 无锡惠山二泉亭附近风景独美。这里有一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在这里,在阿炳26岁以前的时光里,留下了他的多少欢歌笑语。而今当无锡市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名曲在挣着微薄的生活费时,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永恒?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辛酸?这样的乐曲差点儿就要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朵云,最终也将烟消云散。不是一句教授偶然听到自己的学生在拉阿炳的《二泉映月》,不是这位教授去无锡找到阿炳录了音,这种优美的音乐恐怕也随着阿炳的逝去而无声了吧。1950年夏找阿炳录音时,阿炳说:“我不奏音乐已经两年了,我的技术荒疏了,我的乐器也都破坏得一件都不能用了。”就这样一个靠音乐技艺吃饭的人,却两年不闻乐曲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凄苦。在危危之颠终于保存下了这首乐曲。1950年冬,阿炳就与世长辞了。如果不是夏天去找他,而是冬天,何以能让这样的绝唱唱到今。 现在再听这首曲子,你会由开始慕名的忧伤而转变为一种形象——曲子如泣如诉,叮咚的泉水依然叮咚,但物是人非:一个瞎了眼的衣服破烂的老汉,手拿二胡在认真地拉呀拉呀,多少人驻足侧耳倾听。你又会联想到多少像阿炳一样命运的人,在风雨中艰难地行走着,他们叹息,却没处抱怨。这凄凉比“秋风扫落叶”还要凄,这韵味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还要无穷。这美是如此的美,才有如此的凄,而正因为有这样深沉的凄,才孕育了如此绝妙的美。凄与美结合得天衣无缝,才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太凄了则成悲,太美了则“物极必反”。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又何尝不是一种凄美呢?春天花开,有如少女的粉面,有如少女含羞的笑脸,一旦春归去,花衰至落,落下的花像落下的泪,流到树下却浸不进去半分。黛玉拿着笤帚,轻轻地打扫着散落的花瓣。她是那样的轻,害怕再给已落的花瓣染上半点污点。然后她轻轻地把聚积到一起的花瓣装进一个粉红的丝袋里,再轻轻地把丝袋的口扎上,已泪湿粉面,泪洒春衫。四周静静的,不时还传来悦耳的鸟鸣。在灾样优美的环境里,黛玉轻依花锄,做着这样优美的事,难道不是美与凄的结合?这种结合早已感动了它的第一位听众——宝玉。宝玉的感动与黛玉的导演又是凄与美的结合:天真纯洁的爱情,最终也如这些花,葬送在黛玉自己所设的花冢里。这样的结合才让人感动得叹服,让人在审美的过程中无言以对。 然而,当我听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我正在看《张良传》,看到吕后造成戚夫人的悲,感受着曲中的凄,才算真正理解了悲与凄的艺术距离。刘邦得天下而称汉高祖后,吕后人老珠黄,当日风采照人的吕后已是雨后黄花了,然而这时的戚夫人却是玉洁冰清、出水芙蓉,深得刘邦的宠爱。刘邦几度要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无奈太子已请来了刘邦一生都找不来的四位隐士,羽翼已成,不可废立。刘邦指着四位隐士对戚夫人说:“我想废太子,可他们四人辅助着他,羽翼已成,不能再废了。”戚夫人如失魂魄,为刘邦唱了一曲哀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联想戚夫人平日的幻想,而一旦幻想破灭,这是一种何等的伤痛。及至吕后专权,把戚夫人双眼挖去,舌头割掉,四肢吹掉,衣服扒光,扔在猪圈里叫做“人彘”,让人观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啊!这悲能与美结合吗?永远不能,它永远只能是悲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