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4分) 译文: (3)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6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2分) 答: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15、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在地愿为连理枝。 (2)、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5)、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7)、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五、 (21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9题。 怀念有信的日子 ①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忙忙碌碌,表达感情的方式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日趋丰富多彩,对着话筒、敲着键盘、发电子邮件、发电子贺卡,将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②在现代人热衷于这些方式的情感传递中,是否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点深沉? ③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写信的人,写信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读小学时,就给从小一起长大、后随父母到成都读书的伙伴范容写信,方块字和拼音并用,还是妈妈帮着写的信封。中学时代,同学天各一方,开心也罢,失落也罢,都倾诉于一张张飘着茉莉花香的薄笺上飞来往去。朋友们的信,我全部保留着。因为它是我和朋友们一起成长的历史。由于信件实在太多,读旧信的时候也不方便。我便将朋友们的信,一本一本地装订好。虽然几次搬迁,却不忍弃之。放得越久的信,当再读时,那种滋味也微妙也冲淡,仿佛吃完橄榄后,回味快要化掉时的感觉,可总也化不掉。 ④读师范时,收到家书是最令人开心的事情。在信中,当然有父母对女儿的切切嘱托,却也不乏对人生社会的或激烈或温和的讨论。父母从我这里呼吸到了属于青春季节的空气,有如春风扑面;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对生活的观察入微的认识和思考,使我能直面人生。我很感谢我的父母能给我一份充实的精神生活礼物,有了它我就感到振奋。读家书就像读一本精彩的散文集,总能无数次地引起你会心的微笑。 ⑤传说韩愈读信前,总是先用玫瑰香露洗手,这既是对朋友的尊敬,也是一种雅癖。我不如他那么雅,也不肯落俗。收到朋友的来信,我总是匆匆地浏览第一遍,再找一个僻静之处细细咀嚼。一封好信带给我的快乐何止一天两天!看着那些温馨的话语,感觉就像有一股细细的暖流慢慢潜入自己的心窝。都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在那些内容深深浅浅、字迹正正草草的纸上,友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手投足如出其里。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绿水,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⑥信读完了,先放在一个比较顺手的地方,总想有机会再读,直到把它放进一个比较保密、取起来也不方便的地方,信就成了旧信——那是暂时不打算再读的,可总也留着机会读。倘若有那么一个风雪之夜,泡一杯热茶,手捂着微烫的茶杯,这种悠闲读旧信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或者是一个懒觉睡足了的星期天的上午,屋子里有几滩淡淡的阳光,被阳光照着的物品在阴影的伴随下,突出地宁静。人在此刻容易寂寞,寂寞的时候,读旧信也最好。因为没有急于知道的内容,没有新鲜的事情,一切恬淡从容,浸在文字中,使人回想起一些欢乐或忧伤的片段。人在一味地向前走的时候,也不免有时会停下来,坐在椅子上,想想过去的朋友,读读朋友的旧信,休闲一下自己的身心。 ⑦参加工作后,朋友的信件渐渐稀疏,而后越来越少了。元旦、春节偶尔收到几张明信片;上面有寥寥的几句话,甚至有的除了称呼和落名外,什么也没有,因为上面已印好了祝福的话。更多的只有电话联系、QQ联系。我渐渐感到失落,因为再也没有盼信、拆信、读信的那种愉悦了。在电话和网络交流中,这种美丽也不复存在了。彼此都是匆匆忙忙、言简意赅,没有转承起伏,没有排比递进,更没有含蓄委婉、峰回路转,只求把事情说清楚。 ⑧虽然一纸书信并不能承载多少感情,可那却是一段可视的、能够保存的爱的文献。无论过去了多少年,只要你翻它,仍能找到有你也有他的爱之路、情之湾,仍能找到那一路上留下的笑声和泪水。美好的日子便会在生命里定格。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一个跟不上时尚的人。在这纷扰的尘世中,在人们忙于奔波时,我真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朋友温情款款的来信,那份喜悦的心情一定无法形容。 ⑨现在的我偶尔和朋友打打电话、聊聊天保持着纯纯的友情,但我还是很怀念有信的日子。 16.第2段写现代人热衷的情感传递方式,“是否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点深沉?”文中赋予了“韵味”和“深沉”哪些具体内容?(6分) 答: 17.第5段为什么说书信“是我生命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4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真希望有一天能收到朋友温情款款的来信”?请用文中的话概括作答。(4分) 答: 19.依据原文,回答问题。 (1)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简析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答: 六、语言文字的运用(9分) 20、为下面的句子排序。(4分) (1)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①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②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③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歌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④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⑤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⑥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2)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七、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今年2月,西南地区大部平均降水量不足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其中云南中部、贵州东南部偏少8成以上。同期,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气温偏高2℃~4℃,致使云南、贵州等西南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持续发展,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大部、四川南部等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西南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回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西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读了这段文字,能引起你怎样的反思?请以“西南干旱的反思”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