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醴陵二中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醴陵二中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木讷(nà) 埋(mán)怨 拘泥(nì) 徇(xùn)私舞弊
    B.癖(pǐ)好 梵(fàn)语 参与(yù) 潜(qián)移默化
    C.贮(chǔ)藏 祛除(qū) 盥洗(guàn) 杀一儆(jǐng)百
    D.靓(liàng)妆 嫉(jí)妒 炽(zhì)热 人才济济(j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启功先生是闻名暇迩的书画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那种卓荦大气的风范、朴实无华的风格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
    B.鲍鹏山的《解说水浒》从特有的悲天悯人的人性角度,对《水浒传》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评析,相信会令听众和读者对这部耳熟能祥的古典名著产生新的认识。
    C.秋风轻拂,霜染露润,加上阳光的刻意抚摩,银杏树披上了金黄的盛装,纹理脉胳之间,透露着清华而高贵的气韵。
    D.地震发生后仅十多个小时,中国医疗队就赶到海地,在残垣断壁间的空地上,第一个搭建起简易的医疗所,迅速为受伤人员实施救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针对某些关于国际搜救队在工作时更侧重于救助国际人士而不是海地人的流言,霍姆斯指出这是毫无真实性可言的,国际搜救队在救援时始终一视同仁。
    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C.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都,它的城市品牌独具魅力、不可复制。古朴典雅的文化韵味和现代前卫的时尚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二者既构成反差,又相得益彰。
    D.养老险保费较高,选择不当,很容易成为经济负担。因此,专家指出:选择养老险,要点之一就是量入为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欧盟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悬殊。
    B.为了让蜜蜂有足够的体力,所以蜂农用人造养料、高能食品等喂养蜜蜂,严重损害了蜜蜂的健康,使全世界的蜜蜂数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
    C.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D.一些物业公司为追求利润,擅自改变小区用地规划,这种侵犯业主公共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业主委员会应该有权维护。
    5.每逢节假喜庆之日,我们都有贴对联的习惯,今年春节有人写了一幅春联,上联是“一曲牧歌传牛背”,下面适合做它下联的一项是 ( )
    A.无边柳色绿村头 B. 铁牛喘月平畴绿
    C. 茧手挖来遍地金 D. 为民当效黄牛力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汝南许劭名知人,避地扬州,称晔有佐世之才。
    扬士多轻侠狡桀。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门外,为设酒饭;与宝于内宴饮。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候甚明,觞者不敢发。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众皆惊怖,走还营。晔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
    时刘勋兵强于江、淮之间。孙策恶之,遣使卑辞厚币。以书说勋曰:“上缭宗民,数欺下国,忿之有年矣。击之,路不便,愿因大国伐之。上缭甚实,得之可以富国,请出兵为外援。”勋信之,又得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而晔独否。勋问其故,对曰:“上缭虽小,城坚池深,不可旬日而举,则兵疲于外,而国内虚。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若军必出,祸今至矣。”勋不从。兴兵伐上缭,策果袭其后。勋穷,遂奔太祖。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偏将资轻,而中国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今天下略定,后伏先诛。夫畏死趋赏,愚知所同。岂况明公之德,东征西怨,先开赏募,大兵临之,令宣之日,军门启而虏自溃矣。”太祖笑曰:“卿言近之!”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至则克策,如晔所度。
    太和六年,以疾拜太中大夫。在位二年逊位,薨。谥曰景侯。(选自《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 唱:通“倡”,倡导
    B.心内忧之,而未有缘 缘:缘分
    C.晔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 委:托付
    D.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 禽:通“擒”,活捉,擒拿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以晔高族名人②余船以次俱进 B.①令因行觞而斫宝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①忿之有年矣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①至则克策,如晔所度②臣所过屠者朱亥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刘晔胆略和才干的一组是 ( )
    ①才力过人,一方所惮 ②自引取佩刀斫杀宝 ③策乘虚而袭我,则后不能独守 ④若军必出,祸今至矣 ⑤先时遣偏将致诛,莫能禽克 ⑥遂遣猛将在前,大军在后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晔秘密安排壮健军卒,命令听行酒信号就砍杀郑宝,但郑宝对室内的动静十分清楚,刘晔自己拔刀砍杀了郑宝。
    B.孙策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劝刘勋说上缭非常富有,得到它可以使国库富足,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来讨伐上缭。
    C.刘勋,一个有几万军队的地方军官,因不听刘晔的劝告而最终穷迫得依附他人,青年刘晔高超的智略跃然纸上。
    D.庐江郡内有山贼陈策,依凭险要地势据守,太祖认为过去派去的副将资望太轻,所以没能够攻克他。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3分)
    译文:
    (2)是将军进屈于敌,退无所归。(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战城南 塞下曲•其二
    杨炯 王昌龄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歌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3分)
    (2)两首诗都是战争题材的诗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_ __,_ __。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2)主人下马客在船, 。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共12分,13、15小题各3分,14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有“小型、小规模”甚或“地下工厂”的意思。它最初出现在IT行业,人们把山寨机等同于仿冒、仿造产品,把生产山寨产品的“山寨厂”等同于造假制假的厂家或作坊。紧接着“山寨风”刮遍商品市场,凡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东西都被贴上“山寨”的标签,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山寨”产品。随之而来的是“山寨”浪潮冲击其他领域,出现了“山寨”明星、“山寨”影视剧、“山寨”百家讲坛、“山寨”红楼梦、“山寨”春晚等。各类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发行量和写出的文章吸引读者眼球而无限放大“山寨”一词的内涵、外延及功效,把凡模仿的、盗版的和恶搞的都与“山寨”联系起来推波助澜,形成“无处不山寨”的奇特现象。
    或许,我们不能否认某些“山寨”产品对先进技术的借鉴和吸收,不能否认某些“山寨”产品走平民路线、面向草根的低成本创造;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肯定“山寨”产品的仿冒、仿造和造假,不能因此而肯定山寨产品逃避监管、钻政策空子、扰乱市场秩序、谋求不公平利益的做法。“山寨”产品因其大多出自非正规厂家或作坊,仿造的成本一般较低;因其打政策的擦边球,较易形成地下交易;因其仿冒速度快,时常让人产生以假乱真的错觉;因其价格低廉,吸引了不少消费群体。而那些超出商业范畴的恶搞之“山寨”形态,要么是哗众取宠博人之乐,要么是出此怪招惹人注意。凡此种种,已是不争的事实。耐人寻味的是,众“山寨”产品制造者以及超出商业范畴的恶搞之“山寨”形态,往往主动把自己的“产品”拉进“山寨”行列。某些媒体也不甘示弱,言必称“山寨”,他们自以为遵循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报道还多少带有批判的倾向,意在提醒受众理性对待“山寨”产品并启发受众对“山寨现象”的思考。事实上,山寨产品的仿造者以及恶搞者、各类媒体各怀心机,皆挥舞着“山寨”这条鞭子,只不过前者抽打的是原本脆弱的商品市场和还缺少鉴别力的消费者,后者抽打的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和对媒体有几分迷信的受众。其结果是仿造者赚了个盆满钵满,恶搞者得到了某种畸形满足,媒体客观上被利用且在很大程度上帮了仿造者以及恶搞者的大忙。一些消费者和受众难辨真伪,盲从“山寨”,贪图“山寨”产品便宜,追求“山寨现象”新奇,最后上当受骗、吃尽苦头。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包括广大消费者和受众,都应该勇于拿起鞭子拷问自己的心态甚至灵魂。
    不承认“山寨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商业现象是不现实的,而能否称“山寨现象”为“山寨文化”还应打上一个大问号。“山寨”不是一种文化。“山寨”产品的仿冒者和恶搞“山寨者”做梦都奢望人们把“山寨”与文化联系起来。就目前掺杂太多商业气息之“山寨现象”的种种情状判断,“山寨现象”最多只是一种商业文化现象,绝对不是一种文化。“山寨现象”能否成其为文化,要看“山寨现象”的走向和发展趋势,要看“山寨现象”与主流文化碰撞中融合的步伐与程度,要看“山寨现象”能否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提高、认同与检验。 (选自《新华文摘》2009年13期,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山寨”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寨”一词原是“小型、小规模”“地下工厂”的意思,现在人们把“山寨”产品与仿冒仿造的产品划上了等号。
    B.大多数“山寨”产品出自非正规厂家或作坊,它仿造成本低,仿冒速度快,打政策的擦边球,扰乱了市场秩序。
    C.有些“山寨”产品走的是平民路线,面向普通消费者,因价格低廉受到不少消费群体的关注。
    D.“山寨”产品也许有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吸收,因此说它在逃避监管、谋求不公平利益是不正确的。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山寨”明星、“山寨”影视剧、“山寨”百家讲坛、“山寨”红楼梦等都是一些贴上了“山寨”标签的模仿者、仿冒者或克隆品。
    B.许多“山寨”产品仿造者以及超出商业范畴的“山寨”恶搞者,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往往主动给自己的“产品”贴上“山寨”的标签。
    C.“山寨”产品的仿造者极力想把“山寨”与文化联系起来,是因为文化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D.“无处不山寨”的“山寨现象”目前不是一种文化,如果它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提高、认同与检验,也许将来能成其为文化。
    15.作者认为“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包括广大消费者和受众,都应该勇于拿起鞭子拷问自己的心态甚至灵魂。”请从消费者和受众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拷问自己的心态甚至灵魂”。(6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古希腊的石头
    冯骥才
    ⑴每到一个新地方,首先要去当地的博物馆。只要在那里边呆上半天或一天,很快就会与这个地方“神交”上了。故此,在到达雅典的第二天一早,我便一头扎进举世闻名的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我在那些欧洲史上最伟大的雕像中间走来走去,只觉得我的眼睛——被那个比传说还神奇的英雄时代所特有的光芒照得发亮。
    ⑵我承认,希腊人的文化很对我的胃口。我喜欢他们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与艺术。由于石头上的文化保留得最久,所以无论是希腊人,还是埃及人、玛雅人、巴比伦人以及我们中国人,在初始时期,都把文化刻在坚硬的石头上。这些深深刻进石头里的文字与图像,顽强又坚韧地表达着人类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以及把自己的一切传之后世的渴望。
    ⑶然而,永恒是达不到的。石头并非坚不可摧。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人带到永远。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一些残块和断片。
    ⑷在博物馆的一个展厅,我看到一截石雕的男子的左臂。虽然只是这么一段残臂,却依然紧握拳头,昂然地向上弯曲着,皮肤下面的血管鼓胀,脉搏在这石臂中有力地跳动。我们无法看见这手臂连接着的雄伟的身躯,但完全可以想见这位男子英雄般的形象。一件古物背后是一片广阔的历史风景。历史并不因为它的残缺而缺少什么。残缺,却表现着它的经历,它的命运,它的年龄,还有一种岁月感。岁月感就是时间感。当事物在无形的时间历史中穿过,它便被一点点地消损与改造,因而便变得古旧、龟裂、剥落与含混,同时也就沉静、苍劲、深厚、斑驳和朦胧起来。
    ⑸于是一种美出现。凡是懂得这一层美感的,就绝不会去将古物翻新,甚至做更愚蠢的事——复原。
    ⑹在一座名叫阿雷奥斯•帕果斯的小山上,有一座高大的雕着神像的纪念碑。由于历时久远,一半已然缺失。石碑上层的三尊神像,只剩下两尊,都已经失去了头颅,可是他们依然气宇轩昂地坐在深凹的洞窟里。这时,使我惊讶的是,它竟像是两尊佛像。与敦煌和云岗中那些北魏与西魏的佛像酷似!如果我们将两个佛头安装上去,也会十分和谐的!于是,它叫我神驰万里,一下子感到世纪前丝绸之路上那段早已逝去的令人神往的历史——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希腊人在犍陀罗为原本没有偶像崇拜的印度人雕刻佛像,再到佛教东渐与中国化的历史——陡然地掉转过头,五彩缤纷地扑面而来。
    ⑺原来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由此,我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
    ⑻我便到处去寻访古老的文化的石头,从那一片片石头的遗址中找到时光隧道的入口,钻进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