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2010学年度语文第二学期2008级期末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度语文第二学期2008级期末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30分)
    一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恣肆zì 欢谑xuè 荆杞qí 槛阱jǐn
    B.濯淖nào 睥睨pì 气馁něi 旧醅pēi
    C.剖析pāo 缧绁léi 驽钝nú 渣滓zǐ
    D.盘飧sōnɡ 忖度cǔn 蹙頞è 惨怛d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诡辩 负荆请罪 劳苦倦极 有志者事竞成
    B.凝滞 弹冠振衣 博闻强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温蠖 毛骨耸然 怀瑾握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精彩 略陈固陋 完壁归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B.有关部门对某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C.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将来能否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是至关重要的。
    D.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尽管都极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在我看来,学术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除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外,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有人提议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我不赞成这种意见。因为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国学中除了有小学、经学、文学、史学、哲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容之外,还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军事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天文、地理、历法、算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农学、水利、工艺、建筑等实用技术科学的内容。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
    5.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包括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和西学。
    B.在本文作者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专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一种狭义的国学概念。
    C.国学就是“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总称,内涵十分丰富复杂。
    D.国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有传统人文学科的内容,还包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科学的内容。
    6.下列关于作者不赞成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学是一个传统学科体系,而不是一个学科,它与现代学科体系不同。
    B.就学术内涵来说,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的,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
    C.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其学科内容势必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D.国学经过不断地调整、完善,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对于国学,学术界历来就有争论,但作者认为,目前学者实际上已经取得一致的看法,达成共识。
    B.近几年,在海外兴起一股中国热,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与广义的国学相同。
    C.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D.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源和血脉,对此我们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开拓创新,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酎金①失候。
    酎金 :诸侯于宗庙祭祀时献金助祭 (选自《史记•卫绾列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而绾称病不行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及文帝崩,景帝立
    及扑人手,已股落腹裂
    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
    独不怜公子姊邪
    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敦厚”的一组是
    ①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有功,常让他将 ③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④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 ⑤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
    ⑥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绾历任文、景、武三朝,为人敦厚谨慎。文帝时,有一次太子召请文帝左右近臣宴饮,绾借口生病推辞。
    B.景帝曾想赐给卫绾一把宝剑,被卫绾回绝。卫绾不与人争功,景帝认为他忠诚正直。后因平叛有功而得以提升,又因军功而被封为建陵侯。
    C.卫绾曾做太子太傅,后来代替桃侯刘舍做了丞相,他在朝廷上奏事,只举职分内例行的事上奏。从他开始做官直至位居丞相,始终没有提出过什么议论?
    D.武帝即位后,卫绾因在景帝卧病时曾滥杀无辜而被免去了官职。
    第Ⅱ卷(120分)
    四 (26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
    译文:
    (2)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
    译文:
    12.阅读下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