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南马高中2010年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C.由于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中秋佳节的传统色彩已荡然无存。
    D.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在对待中秋节这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态度上,还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积极。
    E.文化是世界共享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
    中国的传统文化。
    14.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特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
    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中秋文化仍应体现我们民族与国家队自身的认
    同和自豪感。
    15.作者为什么说中秋节等传统中国节日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
    (3分)
    16.作者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其理由有哪些?
    (3分)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至21题目。(每小题2分,22题6分,共16分)
    先妣事略(有删节)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②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外祖与其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③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纑④,灯光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⑤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⑥。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以下职官的妻子封为孺人,后来也用于对妇人的尊称。
    ②殇:未成年而死。 ③姁姁:xù,温和的样子。
    ④缉纑:将麻析成缕再搓成线。⑤问:慰问,问候。⑥洒然:整齐的样子。
    17.对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逾年,生女淑静 客逾庖而宴
    ②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 以二子肖母也
    A.两个“逾”意思不同,两个“子”意思也不同
    B.两个“逾”意思相同,两个“子”意思也相同
    C.两个“逾”意思相同,两个“子”意思不同
    D.两个“逾”意思不同,两个“子”意思相同。
    18.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①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 ②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③娘以指叩门扉
    ④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A.②③ B.①⑤ C.③④ D.①④
    19.下面的内容,全部能说明母亲具有勤于操劳品德的一组是( )(2分)
    ①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②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③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 ④入城,则缉纑
    ⑤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⑥户内洒然 ⑦率人人得食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⑦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20.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先妣事略》的一项是( )(2分)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
    今日的深切悲痛。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
    爱。
    D.“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中“余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年幼时
    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的痛苦心情。
    21.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的一项是( )(2分)
    A.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文中没有一笔直抒感情的笔墨。
    B.《项》文主要表达了自己怀旧念亲之情,因而以一个“旧”物为线,将材料
    穿起来。
    C.《项》文中既写了可喜之事,也写了可悲之事。《先》文中则无可喜之事,
    只写可悲之事。
    D.《项》、《先》两文,内容互为照应,都描述了亡母生前对仆人的宽厚。
    22.译下列句子.(6分)
    (1)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2)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五、语言表述题(16分)
    23.名句默写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2)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 ,
    。
    (3)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
    (4)三五之夜, , ,风影移动,珊珊可爱。
    (5)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
    (6)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
    24.根据下面的内容,以单句的形式给“悲剧”下定义。(4分)
    (1)悲剧是主要的戏剧种类之一,为各国戏剧家广泛采用。
    (2)悲剧的基本特点是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
    (3)古代的悲剧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
    (4)当时悲剧的内容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
    六、作文
    学会拒绝,为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在这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学会拒绝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药。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懒惰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学会拒绝骚扰侵害……
    请以“谈拒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目123456789
    答案CADCBCABB
    题目101113141718192021
    答案ABCEBABCDA
    二、阅读题
    12、(1)搜集(罗)世上散失的文献,粗略地考察(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考察他们成
    功、失败、振兴、衰落的规律。
    (2)也想用来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的规律,形成一家之言
    (一家的学说)。
    15、(1)传统节日色彩越来越淡
    (2)商业气息越来越浓,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淡,显得落后、庸俗;
    (3)在国内被冷落,在国外却有声有色,甚至被别国申报为文化遗产(或者
    说:中国人自己对民族节日不重视; 当今社会较为浮躁,重视物质财富
    的积累,轻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16、(1)中秋文化的本质是“和文化”
    (2)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文化专家考证认为周朝
    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3)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
    22.(1)儿女们看见家里大人哭泣,就跟着哭泣,但是还以为母亲是睡着了。
    (2)夜半三更,和妻子流着眼泪(回忆往事),只记得(先母)一两件往事,
    仿佛就是在昨天发生的一样,其余的就都记不起来了。
    三、语言表述题材
    24、悲剧是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的仪式,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以表
    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剧的结局为基本特点的,后为各国
    戏剧家广泛采用的一种主要戏剧类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