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智林学校2010-2011学年上学期 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注音全错的一项 ( ) A.桑葚(shèn) 汤汤(shāng) 夙兴(sǜ) 婀娜(nuó) B.公姥(lǎo) 迢迢(tiǎo) 守拙(chù) 愆期(yǎn) C.窈窕(tiǎo) 脉脉(mò) 勇剽(piāo) 连翩(piān) D.蹑履(niè) 溘死(kè) 方枘(ruì) 攘诟(gòu). 2.下列加点词语中,与今义一致的一项是 ( ) A.言既遂矣,至于暴秦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D.夙兴夜寐,靡有朝期 3.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氓之蚩蚩 来既我谋 秋以为期 B. 既见复关 来非贸丝 乘彼垝垣 C. 体无咎言 靡室劳矣 信誓旦旦 D. 夙兴夜寐 其黄而陨 无与士耽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C.有些同学在写作议论文时,遇到理论的阐发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D.独俏寒枝的梅花曾经触动多少文人墨客的审美心灵,吸引他们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_______________。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究方案。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界各地海域,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因素影响着大气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000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洋气象图”。 6.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来源:Ks5u.com]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 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太祖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焚之。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 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世祖施行,文惠寻薨,事又寝。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9.下列加点的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帝崩,不施行。(古代帝王或王后死称崩) B、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来源: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 C、文惠寻薨,事又寝(废置,停止) D、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竟然) 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文惠寻薨,事又寝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B、①太祖使与冲之各造 ②冲之造《安边论》 C、①会帝崩,不施行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D、①冲之解钟律 ②遂以解国之大患 11、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 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B、①有外形而无机巧 ②使于乐游苑对共校之,而颇有差僻 C、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7分) 四、(23分) 12、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文。(10分) ①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3分) 译文: [来源:Ks5u.com] ②启世祖施行,文惠寻薨,事又寝。(3分) 译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