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军攻打魏国,遇公子昂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昂,趁机打败了魏军。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施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15、下面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认为商鞅天生是个冷酷无情的人,这从他处罚公子虔、欺骗公子昂、不听赵良规劝几件事上足以得到验证。 B.认为商鞅当初用帝王之术游说孝公,凭借的是虚浮的言论,并非他有真才实学。 C.认为商鞅的著作《开塞》《耕战》的内容,与他本人的所作所为相似。 D.认为商鞅因变法最终在秦国落得一个车裂的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 第二部分(105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33分。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3分) 译: (2)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2分) 译: (3)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2分) 译: (4)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3分) 译: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4分) 答: (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什么哲学启示?(5分) 答: 1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答: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2)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3)吴质不眠倚桂树, 。李贺《李凭箜篌引》 (4)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5)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6)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 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20、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1、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2分)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2分) 22、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珍 珠(黎巴嫩)纪伯伦 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整无缺的说道:“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住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对痛苦有何认识?请根据上述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