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0—2011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⑵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有何特点?(4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慨当以慷, 。何以解忧? 。(曹操《短歌行》)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22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是文人鼓吹出来的,但鼓吹得过于响亮了就会迟早引来世俗的拥挤,把文人所吟咏的景致和情怀扰乱,于是山水与文人原先的对应关系不见了,文人也就不再拥有此山此水。看来,这是文人难于逃脱的悲哀。
    我们这帮子开会的文人一有空闲就随着摩肩接踵的旅游者游览庐山各个风景点,东林寺、秀峰、锦绣谷、天桥、仙人洞、小天池、白鹿洞书院、黄龙潭、五老峰……一一看过去,眼前有古人留下的诗,脚下有平整光洁的路,耳边有此起彼伏的叫卖,轻轻便便,顺顺当当。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可能以自身的文化感悟与山水构成宁静的往还、深挚的默契,只好让文人全都蜕脱成游人。
    就在这种不无疲顿的情况下突然听到有一个去处,路遥而景美,连李白都没有去过,一下子把我们全都激动起来了。那便是三叠泉。趁一天休会,结伴上路。[来源:高考资源网]
    早就听说那是一条极累人的路,但劳累对于1979年的中国文艺理论家们劳累都还不太在意,摆脱劫难不久,对承受辛苦的自信心还有充分的贮留。
    话虽这么说,这条路也实在是够折腾人的了。一次次地上山,又一次次地下山,山又高,路又窄,气力似乎已经耗尽,后来完全是麻木地抬腿放腿、抬腿放腿。山峰无穷无尽地一个个排列过去,内心已无数次地产生了此行的后悔,终于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得在默不作声中磕磕绊绊地行进。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突然与古代文人产生过对深切的认同。是的,凡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总不会以轻慢浮滑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他们不相信人类已经可以盛气凌人地来君临山水,因此总是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读他们的山水诗常常可以感到一种生命脉流的搏动。在走向三叠泉的竭尽全部精力的漫漫山道上,我终于产生了熔铸感,生命差不多已交付给这座山了,一切就由它看着办吧。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和声响已出现在眼前。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地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轰然震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加狂暴地冲将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一阵,拼将老命再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亡命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作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着雷霆窜下去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峡谷,究竟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绝对不会消亡,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它都没有吐出一声呜咽,只有怒吼,只有咆哮。
    我们这些人的身心全都震撼了。急雨般的飞水喷在我们身上,谁也没有逃开,反都抬起头来仰望,没有感叹,没有议论,默默地站立着,袒示着湿淋淋的生命。
    终于,我们找到了一种对应,一种在现代已经很少的对应。
    14. 文章第一段说“看来,这是文人难于逃脱的悲哀”,“ 文人难于逃脱的悲哀”的
    具体含义是什么?(6分)
    15. 第二段中,作者写了“我们”这帮文人随游客轻轻便便、顺顺当当游览庐山各风景
    点时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16.文章第七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三叠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17. 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6分)
    五、(15分)
    18. 将下列语段换成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5分)
    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的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的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
    19. 在下列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4分)
    唐代诗人是高明的,他们 没有抛弃诗歌的主体性, 不曾一叶障目,只看到主体, 把它们给人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享受同促使社会的改革这一责任紧密联系起来, 使诗歌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
    20. 恶搞“红色经典”之风盛行。“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为什么牺牲?因为被炸药包上的双面胶粘住了”……网络上的“恶搞”风气渗透到了“红色经典”,不管是改编翻拍,还是恶搞,争议声从来未曾止息。
    请你分别以赞成者和质疑者的身份发表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6分)
    赞成者说: 。(不超过30字)
    反对者说: ?(不超过30字)
    六、(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他们总是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地悄然绽放。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命题人:劳其莱)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C(A.qiān——xiān B.mù——mò D.zé——zì) 2. A(B戳——戮;C厮——嘶;D陨——殒) 3. C(“举棋不定”是拿不定主意,与“保守思想”不搭配) 4. B(A“抒发”和“主题”搭配不当;C语序不当,应为“无数次的临场竞技”;D应删去“近”或“左右”) 5. C(前两句从“发源”与“成长”的角度解释“母亲河”,后四句从“鱼”的角度解释“我们”与“母亲河”的关系) 6. B 7. D
    二、8. C(恤:担忧,忧虑) 9. A(①表明他有口才;⑤表明用人不当) 10. C(“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无据)
    三、11. ⑴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播扬美名。(大意2 分,“示”“为”“誉”各1分)
    ⑵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大意2分,“日”“患”第二个“法”各1分)
    12. ⑴“匀”“弄”二字运用拟人手法,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二词用叠字,增添了音乐性,朗朗上口,余味无穷。
    ⑵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是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天的萧瑟。最后一句的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藉思乡之苦,诗人乡思愈浓。
    13.忧思难忘 唯有杜康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其孰能讥之乎
    四、14.⑴文人发现了好的山水景致,忍不住简要赞美(鼓吹);⑵但把山水赞美(鼓吹)得出名了,引来世俗的拥挤就会把文人所吟咏的景致和情怀扰乱;⑶于是山水与文人原先的对应关系不见了,文人也就不再拥有此山此水。
    15.⑴这种感受是:“让文人全都蜕脱成游人”;⑵为下文写带着极度的虔诚,经历极度的劳累见到三叠泉后的感受做铺垫。
    16.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三叠泉的生命和活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三叠泉磅礴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象描写得生动形象。
    17.本文通过描写游览庐山尤其是游览三叠泉时的见闻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希望文人挣脱世俗的羁绊、追求精神的解放、保持人格的独立的美好愿望。
    五、
    18.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他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他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
    19. 既 又 而是 从而
    20. 赞成者说:恶搞是现代人文化多元化,是合乎现代人的口味的解读。
    反对者说:难道为了文化多元,满足现代人的口味,就去亵渎历史经典吗?
    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