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示例):夏天,荷花阵阵的幽香,宛如一串悠长的船歌,又如萦绕在粗细琴弦上的清丽的和音 8.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不超过40个字)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为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压缩时把语段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第二层到“把碧空都映得通红”,后面两句是第三层。每层概括一个要点。 答案:眼前虽是深秋天气,但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整个燕园是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9.辛德勒在最后的告别演说中,对卫兵们说:“他们在这儿,他们都在这儿,这是你们的机会。”这是卫兵们的什么机会?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辛德勒所说的“机会”是一语双关,有两层意思:既是杀戮的机会,也是放下屠刀的机会。解答时分析要全面。 答案:如果士兵们执行上级的命令,就可以在这里很方便地杀死这些人而不用到处搜寻。同时,这也是士兵们良心发现,放下屠刀,放弃杀戮的机会。 10.最后辛德勒又吩咐分给工人布、酒、烟,他认为人们即使领到了酒,也不会把它喝掉。辛德勒为什么这样认为?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联系这些人劫后余生的经历和辛德勒对他们深刻的理解。 答案:战争带来了屠杀,辛德勒的良心挽救了1 000多人的生命,这些生命可谓是劫后余生,为此辛德勒倾尽心力财力。他相信人们一定会珍惜历尽千难万险的经历,因此他认为人们不会把这瓶从死亡边际带回的酒轻易喝掉,而是珍藏起来留作纪念,以警醒民族永远不要忘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永远不要忘记在苦难中给人们带来帮助的善行。 11.辛德勒费尽千难万险救了1 000多名犹太人,当他接过工人们给他的镌刻着希伯来圣约的“救人一命即拯救了整个世界”的话的戒指时,为什么还要深深地自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分析辛德勒复杂的心理和他人性的复苏。 答案:看到人们对他的感激,看到人们因为他的救助而保存了生命的欣喜,辛德勒深深地后悔自己的浪费。在他的心中,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这说明他的人性已经真正地回归。虽然他是一个纳粹党员,虽然他是一个军火商,但已经和其他纳粹、军火商完全不同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