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旨在提示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下百姓悲剧命运的根源,说明给百姓带来灾祸的是上自天子的好尚,下到各级官吏的侵耗。 D.旨在指出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命运。 解析:A项,文中无此信息。B项,“各级官吏的盘剥侵耗”不完全符合文中内容。C项,只说了“黑暗”一个方面,而文中有“以蠧贫,以促织富”两个方面。D项,包括两个方面,所以最恰当。 答案:D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 席方平,东安人。其父名廉,性戆拙。因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羊先死,数年,廉病垂危,谓人曰:“羊某令贿嘱冥使搒我矣。”俄而身赤肿,号呼遂死。席惨怛不食,曰:“我父朴讷,今见陵于强鬼;我将赴地下,代伸冤气耳!”自此,状类痴,盖魂已离舍矣。 席入城。其父已收狱中。至狱门,遥见父卧檐下,似甚狼狈;举目见儿,潸然涕流。便谓:“狱吏悉受贿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席怒,大骂狱吏:“父如有罪,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耳!”遂出,抽笔为词。值城隍早衙,喊冤以投,羊惧。内外贿通,始生质理。城隍以所告无据,颇不直席。席遁赴冥府,二官密遣腹心,与席关说,许以千金,席不听。冥升堂,见冥王有怒色,不容置词,命笞二十。……冥王问:“尚敢讼否?”答曰:“必讼。”冥王命捉去速解。既下,鬼乃以二板夹席,缚木上。锯方下,觉顶脑渐辟,痛不可禁,顾亦忍而不号。闻鬼曰:“壮哉此汉!”锯隆隆然寻至胸下。 (后遇二郎神)当堂对勘,席所言皆不妄。三官战栗,状若伏鼠。……二郎神又谓席廉:“念汝子孝义,汝性良懦,可再赐阳寿三纪。” (节选自《聊斋志异》) 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里中富室羊姓有隙隙:仇隙。 B.潸然涕流涕:泪。 C.岂汝等死魅所能操耳操:操纵;把握。 D.颇不直席不直:不公正。 解析:D项,“不直”的意思是“不把席方平看成是正直的人”。 答案:D 1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盖魂已离舍矣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③顾亦忍而不号 ④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A.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也不同。 B.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 C.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 D.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也相同。 解析:①“盖”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②“盖”可译为“但”;③“顾”可译为“只是”“但是”;④“顾”,反而,却。 答案:A 15. 下列句子,句式没有发生变化的一句是( ) A.喊冤以投 B.许以千金 C.壮哉此汉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解析:A项,此句为常式句。B项,状语后置句;C项,主谓倒装句;D项,宾语前置句。答案:A 16. “鬼曰:‘壮哉此汉!’”的原因是( ) A.我将赴地下,代伸冤气耳! B.冥王问:“尚敢讼否?”答曰:“必讼。” C.觉顶脑渐辟,痛不可禁,顾亦忍而不号 D.锯隆隆然寻至胸下 答案:C 17. 对节选文段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席方平的父亲憨厚诚朴,他的死,与羊氏贿赂冥使有直接关系。 B.席方平为父伸冤,不为利益所诱,百折不挠,最后终于昭冤雪耻。 C.节选文段,通过冥间的一件冤狱的处理过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府收受贿赂、暗无天日的现实。 D.作者最后写二郎神伸张正义,这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先进性。 解析:D项,“反映作者思想的先进性”不符合原文。 答案:D 18. 翻译下列句子。 (1)今见陵于强鬼。 (2)内外贿通,始生质理。 参考答案:(1)现在被强鬼凌辱。 (2)里里外外都被贿赂买通,才开始审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