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课后巩固练习题及答案和解析(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综合拓展提升
    (一)下列是《窦娥冤》第二折戏中窦娥所唱的两支曲子,读后完成13~16题。
    (遭昏官楚州太守桃杌严刑拷打时唱)
    【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注:高声吆喝),不由我不魄散魂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仗下,一道血,一层皮。
    (桃杌见窦娥不屈服,就要对蔡婆用刑)
    【黄钟尾】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到如今待怎的?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怕把你来便打的,打的来恁的。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
    13. 【感皇恩】和【黄钟尾】与下面哪项是同一类(  )
    A.【正宫】   B.【倘秀才】   C.【沁园春】
    解析:【正宫】是宫调名;【沁园春】是词牌名。
    答案:B
    14. 前一段唱词实际上反映了什么?
    参考答案:反映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倔强性格以及昏官的残暴无道。
    15. 后一段唱词中:“好色荒淫漏面贼”指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张驴儿
    16. 两段唱词表现了窦娥的性格精神。下面是对唱词内容的理解,选出错误的一项(  )
    A.表现窦娥对张驴儿绝不妥协的精神。
    B.在昏官的棍棒下誓死不屈,表现她性格的刚强。
    C.为使年迈的婆婆免受酷刑,甘愿招认罪名,反映了她的善良和富于自我的牺牲精神。
    D.作为一个弱女子,有人栽赃陷害,有人严刑逼供,她也只好认命,表现了她的软弱。
    解析:D项中“认命”“软弱”是人物唱词中所没有的。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17. 翻译下面句子。
    (1)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2)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
    参考答案:(1)我年纪老了,怎么能长久地拖累年轻人呢?
    (2)孝妇辩解说她没有杀死婆母,办案的官吏企图用毒刑拷打治罪,孝妇自己被迫招认了假罪名。
    18. 试简要分析《汉书》中“东海孝妇”和《窦娥冤》中的“窦娥”两者人物形象有何区别?(开放性试题。)
    解析:要注意《汉书》中只是叙事,并未刻画人物性格,特别是“孝妇自诬服”,显然并未积极为自己申辩和反抗。
    参考答案:《汉书》中“东海孝妇”逆来顺受缺乏反抗精神;而《窦娥冤》中的“窦娥”敢于反抗,不畏强权。
    参考译文:
    “东海孝妇”这一典故出自《汉书•于定国传》,文中说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母特别恭谨,她的婆母想要她改嫁,她始终不肯答应。她的婆母告诉邻人说:“这孝顺媳妇侍奉我很是恭谨,我哀怜她没有子女,守寡的日子很久了,我年纪老了,怎么能长久地拖累年轻人呢?”后来,她的婆母自己吊死了。婆母的女儿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我母亲。”官府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她没有杀死婆母,办案的官吏企图用毒刑拷打治罪,孝妇自己被迫招认了假罪名。定案后报送上级官府。于公认为孝妇侍奉婆母十年并以孝敬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母。太守不听他的意见,于公多次争辩都不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借病辞去官职。太守后来终于杀了孝妇。此后,郡中枯旱三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