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 ) 惘然( ) 马嵬( )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2.品味下面诗句,选出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锦瑟无端五十弦( ) (2)一弦一柱思华年( ) (3)望帝春心托杜鹃( ) (4)此情可待成追忆( ) (5)只是当时已惘然( ) (6)海外徒闻更九州( ) (7)他生未卜此生休( ) (8)空闻虎旅传宵柝( ) (9)无复鸡人报晓筹( ) (10)此日六军同驻马( ) 4.文学常识填空。 李商隐,字________,号________,晚唐著名诗人,与______齐名,二人并称“________”。李商隐的诗有抨击当时黑暗统治的,有抒写伤时的感慨和失意心情的,比较有名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名句填空。 (1)(2009安徽高考,10)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2)李商隐《锦瑟》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è wǎnɡ wéi bǔ tuò chóu 2.B 解析: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3.(1)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2)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3)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4)难道,哪能 (5)迷惘,茫然 (6)空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7)预料 (8)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9)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10)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4.义山 玉谿生 杜牧 小李杜 《无题》 《夜雨寄北》 《锦瑟》 5.(1)只是当时已惘然 (2)沧海月明珠有泪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6~8题。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下面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起句的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7.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 8.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生梦蝶,意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将破灭;二是望帝啼鹃,比喻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第三、四个典故分别是什么?意在说明或表现什么? 答案:D 解析:本诗不是一首一般的咏物诗,也不是借瑟隐题的“无题”之作,它所写的情和事与瑟应有一定的关系。全诗开篇写到锦瑟,以瑟为喻,而不是通篇咏瑟。 7.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忆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8.三是用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明自己的才华不为世用;四是用蓝田产玉的故事,说明理想和情思破灭后的迷惘,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矛盾的心理,对于高洁的感情,诗人是爱慕的、执著的,然而诗人又无法亲近它,只好哀思叹惋。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2题。 马嵬(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9.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夹叙夹议。叙,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议,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中“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C.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文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 D.本诗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既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10.首联“徒闻”“未卜”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空闻虎旅传宵柝”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12.“六军同驻马”与“七夕笑牵牛”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9.D 解析:本文思想内容上的独到之处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而看不出“深深的同情”。 10.先用“海外更九州”概括了术士在海外仙山寻见杨贵妃的传说,而后用“徒闻”加以否定。“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明明白白地结束了,因此“徒闻”“未卜”流露出作者对唐玄宗、杨贵妃二人爱情的讽刺之情。 11.“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以保障皇帝的安全,这里加上“空闻”,意义就正好相反了。这时的“传宵柝”是预示着要发动兵变了。 12.唐玄宗、杨贵妃本来是发誓要“世世为夫妻”的,可当遇到“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怎样呢?玄宗虚伪、自私的本质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唐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来和“六军同驻马”相对照,表现出了二者的因果关系。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马嵬(wéi) 惘然(wǎnɡ) 宵柝(chè) B.弦柱(xuán) 驿馆(yì) 眉睫(jié) C.栩栩(xǔ) 金钗(chāi) 痴心(chī) D.自缢(shì) 厮守(sī) 哗变(huá) 答案:C 解析:A项,“柝”读“tuò”;B项,“弦”读“xián”;D项,“缢”读“yì”。 2.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B 解析:这两句虽有史实,但这是本诗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答案:D 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B.庄生晓梦迷蝴蝶 C.沧海月明珠有泪 D.当时七夕笑牵牛 答案:B 解析:“梦”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做梦。 5.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答案:A 解析:此句意思为不管来生怎样,今生的夫妻缘分已经断绝了。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6.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7.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端居》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即闲居之意。首句所写是诗人在盼远方来信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叹息,怅然若失。次句写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