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请把这首诗歌的韵脚全部写出来。 答案:波、多、河。 12.诗评家认为“西风吹老洞庭波”中“老”字用得好,请分析它的妙处。 答案:用拟人手法,抒发悲秋之情(或表现了诗人的迟暮之感)。(意思对即可。) 13.仔细品味“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和徐志摩《再别康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诗句,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相同点:都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意思对即可。) 不同点:前者写梦境中的欢乐,衬托现实生活的失意与失望,是以喜托悲;后者侧重回忆康桥,是《再别康桥》一诗中表现作者依恋康桥之情的高潮部分。 (二)对比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4—15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4.关于两首诗在内容上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梦游》一诗通过对奇特梦境的描绘,抓住了绿水的清幽、日出的壮观、奇花异石的迷离诱人、山雨欲来的光怪陆离,尤其是仙境的富丽堂皇的特点,展示了诗人理想中的世界。 B.如果说《梦游》一诗是以梦游的虚幻方式来写的,那么《茅屋》一诗则是以写实为主,全诗围绕茅屋设置三景:风吹屋破、群童相欺、雨夜屋漏,表现出诗人生活中的苦痛。 C.两首诗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都想表述一种美好的愿望,用诗来表达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D.两首诗的不同之处是:《梦游》表达了诗人憎恨封建社会、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以及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茅屋》一诗则由自己现实中的苦痛,进而表达出对天下所有穷苦百姓的关怀,希望他们不再受风雨之苦,全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济世救人的热情。 答案:D 解析:表达对天下寒士的关怀。 15.对两首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梦游》一诗借梦幻奇景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政治态度。《梦游》一诗则借现实中的苦痛来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胸襟。 B.《梦游》一诗运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悬念、铺垫、衬托等写作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C.《茅屋》一诗如实写生活之苦,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写法。 D.《梦游》一诗是七言古诗,句式多变,节拍也有缓急,易于表达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茅屋》一诗则兼用长短句,打破了七言的束缚,诗人的感情也自然倾泻出来。 答案:B 解析:B项无悬念写作手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