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项脊轩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课后巩固
    梯级演练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项脊轩(xuān) 渗漉(shèn lù) 修葺(qì) 墙垣(huàn)
    B.万籁有声(lài) 偃仰啸歌(yǎn) 珊珊(shān) 婢(bì)
    C.先妣(bǐ) 余泣(lǐ) 大类(lèi) 迨(dài)
    D.阖门(kè) 象笏(hù) 扃牖(jiōnɡ yǒu)不自禁(jīn)
    提示:A.“垣”应读“yuán”;C.“泣”应读“qì”;D.“阖”应读“hé”。
    答案:B
    2.下列词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冥然兀坐珊珊可爱万籁有声瞻顾遗物
    B.稍为修葺偃仰笑歌庭阶寂寂桂影斑驳
    C.垣墙周庭常号自禁凭几学书尘泥渗漉
    D.明月半墙室始洞然卧病无疗大类女郎
    提示:B项“笑”改为“啸”,C项“常”改为“长”,D项“疗”改为“聊”。
    答案:A
    3.对下列文言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室始洞然(洞然,明亮的样子,写了修葺后的阳光充盈之美。)
    B.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写出了一种人鸟和谐相处的境界。)[来源: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C.“儿寒乎?欲食乎?”(母亲只问寒问暖,祖母却关心自己的前途。)
    D.庭有枇杷树(枇杷树,在作者心中是妻之精魂的化身。)
    提示:C.这种对比是错误的,母亲、祖母都关心我的生活和前途。
    答案:C
    4.对下列句中文言知识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余稍为修葺(慢慢的,又如,“稍稍宾客其父”)
    B.客逾庖而宴(表顺承关系)
    C.执此以朝(表修饰关系)
    D.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
    提示:A.“稍”,略微,简单。
    答案:A
    5.填写课文名句。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借书满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有声。
    (3)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庭有枇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旧时栏楯 亦遂增胜
    (2)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3)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6.翻译下列语句。
    (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参考答案:(1)室外,多修筑一些小门,(这样)庭内到处都是修筑的墙。
    (2)我常关着窗户住着,时间长了,我能够凭着人的足音,分辨出他们是谁。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7—12题。
    (一)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二)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年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乎!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及饭,目眶盈盈动,孺人又指余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奄便有十年。吁!可悲也已!
    (归有光《寒花葬志》)
    7.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室坏不修(破败) B.其制稍异于前(格局)
    C.事我而不卒(死) D.曳深绿布裳(穿)
    提示:C项,“卒”终,终结。
    答案:C
    8.下列语句中与“余入自外”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婢,魏孺人媵也。 B.其制稍异于前。
    C.今已亭亭如盖矣。 D.嘉靖丁酉年五月四日死,葬虚丘。
    提示:例句“自外”和B项“于前”都是状语后置。
    答案:B[来源: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9.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事我而不卒,命也乎!”两个语助词连用,再加一个“!”,强烈地表现了归有光对寒花早逝的无限惋惜。这里与文末的“吁!可悲也已!”形成呼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