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灯下漫笔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训练十三
    灯下漫笔(节选)
    课前预习 无师自通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钞票(cāo) 涨价(zhànɡ) 羡慕(xiàn) 不屑(xiào)
    B.避难(nán) 嗜好(shì) 兑换(duì) 钦定(qìnɡ)
    C.秩序(zhì) 杀掠(lüè) 国粹(cuì) 灾殃(yānɡ)
    D.亲戚(qì) 磕头(kē) 累坠(léi) 纳粮(nà)
    答案:C
    解析:A.“钞”应读“chāo”,“涨”应读“zhǎnɡ”,“屑”应读“xiè”;B.“难”应读“nàn”,“钦”应读“qīn”;D.“戚”应读“qi”。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累赘 编篡 蒸蒸日上 心悦成服 B.恭读 妇孺 莫名其妙 数见不鲜
    C.兑现 发详 直截了当 群盗如麻 D.钞票 胜世 纷乱致极 朝三暮四
    答案:B
    解析:A项中“篡”应为“纂”,“成”应为“诚”;C项中“详”应为“祥”;D项中“胜”应为“盛”。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长期以来我们在吃四大发明的__________,在一种__________的怀旧安慰中构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必要的,但这种思想方法却制造着一种后顾的文化__________。因为后顾,我们对世界的许多新变化有一种阿Q式的“我祖先比你阔多了”的__________。这正造就了我们的长期封闭,亦造成了我们裹足不前。
    A.本钱 虚妄 模范 情结 B.老本 虚幻 模范 情绪
    C.老本 虚妄 模式 情结 D.本钱 虚幻 模式 情绪
    答案:C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什么呢?他因为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B.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
    C.但我们也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
    D.我们不必入研究室,审察高超的精神文明,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
    答案:C
    解析:A.关联词位置错;B.“更深更大”形容心情,而不形容“富翁”,应在“富翁”之后加“的心情”;D.与“小玩艺”对应的应该是“高超”,故词序不当,改为“精神文明的高超”。
    课堂巩固 一点即通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执迷 亲戚 羡慕 蒸蒸日上 B.意蕴 彷徨 高超 心阅诚服
    C.阐明 提炼 发祥 直捷了当 D.行市 诅咒 钦定 太平胜世
    答案:A
    解析:B.阅—悦;C.捷—截;D.胜—盛。
    2.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近年来,这种欺上瞒下的虚假繁荣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相反还蒸蒸日上,大有蔓延之势。
    B.高考之际,小李正遇感冒发烧,平时的水平根本没有发挥出来,最后只好降格以求,上了个专科学校。
    C.金碧辉煌的落日映在空中,十分好看。
    D.他那滔滔不绝、心悦诚服的演说,博得了阵阵掌声。
    答案:B
    解析:A.“蒸蒸日上”是褒义词,与此处语境不符。C.“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D.“心悦诚服”指使人高兴佩服。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
    B.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
    C.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D.“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
    答案:D
    解析:A项中顿号应改为逗号;B项中“行市了”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C项中“皇恩浩荡”一词应加引号。
    4.在括号里填写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 )[来源:Ks5u.com]
    (2)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
    (3)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
    答案:(1)比拟 (2)设问 (3)排比
    课后检测 触类旁通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三处错误的一项是( )
    A.似乎(sì) 秩序(zhì) 编纂(zuǎn) 数见不鲜(xiǎn)
    B.胪欢(lú) 偕亡(xié) 编撰(zhuǎn) 历史循环(xín)
    C.妇孺(yǔ) 兑现(duì) 崇奉(cónɡ) 心悦诚服(chén)
    D.奴隶(dì) 嗜好(shì) 行市(hánɡ) 蒸蒸日上(zēnɡ)
    答案:C
    解析:A.“数见不鲜”的“鲜”应读“xiān”;B.“编撰”的“撰”应读“zhuàn”,“历史循环”的“循”应读“xún”;C.“妇孺”的“孺”应读“rǔ”,“崇奉”的“崇”应读“chónɡ”,“心悦诚服”的“诚”应读“chénɡ”;D.“奴隶”的“隶”应读“lì”,“蒸蒸日上”的“蒸”应读“zhēnɡ”。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莫名其妙 名副其实 不可名状 不名一文
    B.数见不鲜 数典忘祖 数以百计 在数难逃
    C.蒸蒸日上 日新月异 日上三竿 日薄西山
    D.直呼其名 心直口快 直言不讳 直言贾祸
    答案:D
    解析:A项分别解释为“说出”“名声”“说出”“占有”;B项分别解释为“屡次”“谈说”“数数”“天数”;C项分别解释为“每天”“每天”“太阳”“太阳”;D项的“直”都是“直爽”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B.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C.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答案:A
    解析:B.“抛砖引玉”是谦词,不合语体;C.“安步当车”是不坐车而不慌不忙地步行,不合语境;D.“处心积虑”是贬义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不久前,一位读者对我的作品给予了一种极不寻常的肯定,他毫无恭维之意,没有使用一个让人忘乎所以的形容词。
    C.中国进军世界杯决赛圈的夙愿得以实现,对于中国足球来说,实在是加大基础建设,解决一些多年难以纠正的弊端,最终把中国足球纳入成熟的职业体制。
    D.目前短消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SMS(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2.5G的MMMS(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
    答案:B
    解析:A项“不采取紧急行动”赘余;C项缺成分,“实在是”后面缺宾语中心语;D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是文字,还可以是图片”。
    5.下列选项,可使文段上下文语气连贯得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____________,但措辞太绕湾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A.新近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 决心实行的不多见
    B.就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 好意诚然是可感的
    C.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 好意诚然是可感的
    D.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 决心实行的不多见
    答案:C
    解析:先看第二空,从上句看,与“实行”沾不上边,排除A、D两项;再从“修史时候”看,陈述对象是人而非“物”,排除B项。
    6.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强的一句是( )
    A.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
    B.我们不能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
    C.我们是不能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的。
    D.我们能不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
    答案:A
    解析:从句式的角度分析,A项反问语气最强。
    二、本课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或者入研究室,审察精神文明的高超。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但在新近编纂的所谓“历史教科书”一流东西里,却不大看得明白了,只仿佛说:咱们向来就很好的。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7.“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一句中,“小玩艺”指的是( )
    A.中国人极易变为奴隶 B.人们历来争着做奴隶
    C.如何使奴隶规则更规范 D.想做一名奴隶也很难
    答案:C
    8.第二段文字的实质是作者在审视历史中得出一种结论,这个结论是什么?请概括。(不超过15个字。)
    答案:三千余年中华史是一部奴隶史。
    9.第一段文字与第二段文字之间的意义联系十分密切,请分析解说。
    答案:第一段文字的内容是对第二段文字从事实上加以证明,第二段文字从深层上分析揭示第一段文字所表现的国民奴性所产生的思想和历史根源。
    10.“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一句中“向来”“至多”“还”这几个词,起什么作用?
    答案:“向来”是从时间角度说中国人始终奴性十足,处于奴隶地位;“至多”是从程度上说的;“还”一词揭示了中国人至今仍未改变奴隶命运的现状。这三个词,准确精练地揭示了中国人的悲剧命运,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二)比较阅读,完成11—14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