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分左右”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2006北京高考,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美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打开”。C项搭配不当,“一树树”不能修饰“桃林”。D项把“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了,造成结构混乱。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哺乳期妇女如果仅仅依靠服用补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时添加含碘食品,则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神经损伤或智力低下。 B.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C.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D.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应去掉“服用”,并把“含碘量”改为 “碘”。B项缺少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前后意思一致,不能用“相反”。C项中两面对一面不搭配,应把“科学技术进步”后面的“与否”删去。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B.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期及国家文物局近期分别主持的两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永定河这条天然走廊是“古人类移动的路线”。 C.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 解析:B项在“主持”后应加上“进行”。C项句式杂糅,可去掉“所决定的”。D项缺少主语,去掉“在……中”。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日程上,因为它是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B.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1—2个月,一旦有兴趣,有好习惯,就会自主学习,根本不需要家长操心,考好成绩,上理想的学校是自然而然的事。 C.长白山林中生长有人参等珍贵药材,藏有众多的珍禽异兽,是个令人神往的名山和旅游胜地。 D.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同时谈判并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解析:A项 “走出”与“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动宾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考好成绩,上理想的学校”的必然条件。D项“缔结”缺少宾语,应为“缔结……的条约”。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元朝末年,劳动人民忍受着难以忍受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不断地掀起前仆后继的农民大起义。 B.部分受访学生防火基本常识匮乏,对于“如果身上着火,可快速奔跑或用手拍打”这一错误选项,百分之五十左右的高中生作了正确的选择。 C.《玄武湖景区详细规划》一出台立即引发了热烈讨论。一方面很多人赞成还湖于民,一方面也有人质疑有关部门“谁该为规划失误承担责任”等问题。 D.我们在追求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出现过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解析:A项中“不断”与“前仆后继”重复,可删除任何一个。B项“作了正确的选择”有歧义。C项“质疑”与“问题”重复。 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拥有星盈超级刀片计算机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超级计算机主要依靠外国供应,零部件更新受制于人。 B.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C.中国目前应充分认识到可能面临的恐怖袭击,制定综合性的安全防范风险措施,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转变观念,加强反恐情报的收集工作。 D.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的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6行的方阵队形。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要保证参加本班的入场式。 解析:A项成分残缺,“改变”缺少宾语,应在“人”后加上“的状况”。C项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为“转变观念,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制定综合性的安全防范风险措施”。D项有歧义,“男生和女生的一半”不好理解。 答案:B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我们中国30个省份在同一时期的收入分别进行衡量时,我们发现其中有20多个省的人均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 B.登黄花岗、谒中山陵、临碧云寺,在这些堪称国民党人“圣地”的地方,国民党大陆参访团的成员激动不已:两岸同根同源,荣辱与共,相连着隔不断的骨肉亲情。 C.从小说的流行排行榜不难看出,一部小说的畅销与否,不仅取决于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妙,更要涉及读者的知识背景、社会的意识风尚甚至传统的文化心理的认同。 D.21集电视连续剧《任长霞》,艺术再现了任长霞以民为本、公正执法的光辉形象和她崇高的精神品质,同时塑造了一批人民警察的英雄群像,是真实而感人的文学。 解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虚词,“当我们”后面应加上“对”。C项前面“畅销与否”是两面,后面只有一面,两面与一面不照应。D项电视连续剧《任长霞》应是“影视作品”。 答案:B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王朝的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 B.据了解,这种碳酸饮料是专门为年轻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 C.已经是傍晚时分,在教室里的他独自坐着,久久地品味着这次考试失败。 D.商标法规定,在商品包装、广告上面出现企业名称和地址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能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解析:A项照应不周,应将“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的位置互换,或将“某个王朝的兴衰史”与“自然界的演化史”互换亦可;B项“活动……表达”搭配不当;C项缺少宾语,应在“失败”后加上“的苦涩”等词语。 答案:D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最后的犹大 李 黎 这可能是个真实的故事,也可能是个寓言。 那时,在纳粹政府统治下,先是纯种的犹太人被一批一批抓起来,送进集中营去。后来,混血的犹太人也在被捕之列。清查家族中的血统成分,是不折不扣的“查三代”——直到曾祖父辈。任何一个人,只要上三代中有一个犹太裔的,即只要有八分之一的犹太血统,就算是犹太人,就属于被消灭之列。 这样的大搜捕,对纳粹政府的“盖世太保”们是极为繁重的工作,于是他们想到雇用“线民”。 有这么一个犹太人,被选上担任线民。他的工作是每周报上城里10个犹太人的名字;工价是:他自己可以享受豁免。 开始的一段时候非常容易。他只消在街上闲逛,或者坐在酒馆里,就能像猎鹰般准确地看出隐藏着自己身份的犹太人。他又可以从种种渠道得知:某某人有一个祖父或外曾祖母是犹太人。10个名额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报足。 过了一阵子,城里的犹太人几乎抓光了,他便开始感到吃力。 闲逛已经没有用了;别人家谱的小道消息也用得差不多了。他只得到城市比较偏僻的地区,去找寻藏匿起来的同胞。这真是辛苦而危险的工作。他时时感到惶恐不安。 连这些人也捕风捉影似的找不到时,他只得开始诬陷。发色浓黑、鼻梁高大点的,即使没有证据证明是犹太裔,他也把人家名字报上去——只好看那人的造化了。他想,要是有办法向盖世太保提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祖宗三代共14人全是纯日耳曼裔,就没事了。 然而这也行不通。盖世太保发现他在胡乱凑数,非常愤怒,勒令他此后只准交上正确无误的犹太人,一星期10个。弄不出来的话……“别忘了,你是在跟盖世太保作交易。”他们提醒他。 于是,他每一刻钟都在冷汗涔涔的焦虑中。他度日如年,然而一天天飞快过去,眼看一星期的期限要到了,而他连一个名字都还没有。他走遍城里的大街小巷,最后走到郊外,仍是一无所获,却看见远处烟囱冒出蓬蓬浓密的黑烟——那是集中营新建的大型焚尸炉在工作。 死亡这样迫近,使他对死的恐惧巨大得要发疯。他像困兽一般关在屋里绕室疾走,喃喃道:10个名字,只要10个名字,就可以再活一个星期—一个星期,7天,168个小时…… 忽然,他充满的血丝的眼睛发亮了!他坐下来,用兴奋得发抖的手,写下他父亲、母亲、妻子、三个兄弟以及三个孩子的名字。 写完了,数一数,九个。 还差一个。他再苦苦思索,忽然快乐地想起:有了!他写下——那是他自己的名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