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D.本文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①来,夫子时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②之县解。”
    注:①适:偶然。②帝:天,万物的主宰。
    1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佚吊之 (吊:吊丧)
    B.必有不蕲言而言(蕲:祈求,希望)
    C.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遁:逃避,违反)
    D.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乐:音乐)
    19.下列加粗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遁天倍情 B.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C.三飡而反 D.时而处顺
    20.比较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然则吊焉若此
    ②向吾入而吊焉
    ③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④必有不蕲言而言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21.比较下列句式特点,找出与“然则吊焉若此”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A.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B.定乎内外之分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伐为
    选择22~24题中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22.①三号而出  ②夫子时也(  )
    A.①吹了三次号就走了  ②您应时而生
    B.①哭了三声就离开了  ②你们的教师应时而生
    C.①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②你们的老师应时而生
    D.①大哭几声便离开了  ②您应时而生
    23.①始也吾以为其人也  ②忘其所受(  )
    A.①原来我认为你们都是人
    ②忘掉了人是秉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
    B.①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
    ②忘掉了人是秉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
    C.①原来我以为你们老师他是一个超脱物外的人
    ②忘掉了人受命于天的道理
    D.①原来我以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
    ②忘掉了人秉承于自然的道理
    2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老聃和秦佚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佚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但如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
    B.庄子认为人体秉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
    C.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D.庄子本人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学思想迥异。
    三、(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1)古人尚且“吾日参省乎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座位上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搬动桌椅发出可以避免的声响,你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
    (2)当你听说,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在此”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语时,你想到了什么?
    当你看到,网上的留言者对没有什么过错的人污言秽语、百般挖苦、人身攻击和下流调戏,动辄用“硫酸”般的恶言毒语泼向人家时,你想到了什么?
    当你感到,SARS病毒曾给我们这个国家罩上的恐慌和萧条时,你又会想到什么?
    当你醒悟,除了在某个纪念日我们才提到所经历的战争苦难时,你又会想到什么?
    反思,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成绩及荣誉;其实,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反思,该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请就“反思”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编故事等。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B(A项蜩tiáo;C项坳āo;D项角jiǎo,恶wū,决xuè)
    2.D(适:到……去。A项①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②名词,翅膀;B项①动词,驾驭,②动词,抵御;C项①形容词,长,②动词,修建)
    3.B(指示代词“这”,其他都是助词)
    4.D(智慧A项①shù几,②shuó拼命追求的样子;B项①fà毛,指草木,②fā打开粮仓;C项①名词作动词,南飞,②名词,南方)
    5.D(A项“冥”,通“溟”;B项“反”通“返”;C项“而”通“耐”)
    6.D(例句与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7.B(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其余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或作介词的宾语,不同)
    8.B(作者还有后学者)
    9.B(世间万物是“不自由”)
    10.B
    11.C
    12.D
    二、13.B(秉:拿,手持)
    14.B(食:不是使动用法)
    15.B(本句是宾语前置句)
    16.C(致:使)
    17.C(文中没有此项内容)
    18.D(乐:欢乐。)
    19.D(A项倍通“背”,B项县通“悬”,C项反通“返”)
    20.A(①②都是代词,代老聃,③④都是转折连词,但是)
    21.B(例句与B项是介宾短语后置,A、D项是宾语前置,C项是定语后置)
    22.C(“三”是概数,“号”:哭。“夫子”:老师。)
    23.B
    24.D(《庄子?养生主》与《逍遥游》的主旨一样,它们重在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