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嘉峪关市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嘉峪关市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罗绮(qǐ) 涟漪(yī) 旌(jīn)旗 力能扛(gāng)鼎
    B、杳杳(miǎo) 吟啸(xiào) 封诰(gào) 朱口皓(hào)齿
    C、消弭(mǐ) 要挟(xié) 瞋(chēn)目 舞榭(xiè)歌台
    D、豪奢(shē) 神龛(kān) 伫(chù)立 参(cēn)差不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B、此次,冯小刚把影片重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 ,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在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穿过月亮门,眼前是一座 的小花园。这里绿树婆娑,鸟语蜂鸣,流水淙淙,真是一个读书、休憩的好去处。
    ②有效 “两抢”等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近年来成为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王强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在第一阶段复习中,由于他扎扎实实、刻苦努力,成绩有明显进步, 为后阶段的综合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A、幽雅 遏制 从而 B、优雅 遏止 进而
    C、幽雅 遏止 进而 D、优雅 遏制 从而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清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
    B、加快中西部开发的进程,不仅是一个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生改善的经济问题。
    C、能否科学合理地安排高三的复习时间,将直接决定我们能否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
    D、怎样才能避免语文教学中“慢费差”现象不再发生,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5、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文句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恪守人格尊严 追求人伦和谐
    ――谈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张岱
    ①中国传统道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道德主要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它有许多基本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问题看作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是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这与西方基督教道德以神为本是有所不同的。可以说,中国传统道德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不是以神为本的道德。这一点在孔子讲的一句话中得到了表现,孔子的学生问他什么叫做智,孔子答道“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其大意是要努力提倡道德,敬鬼神而远之,这样就是有智慧了。所以儒家虽然没有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 但认为人的生活不必求助于鬼神,主要是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要提倡道德。这是儒家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特点。
    ②以人为本的传统道德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的尊严。孔子讲“天地之行,人为贵”,即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是最有价值的。孟子对此又加以发挥,提出“良知”观念来, 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个内在价值不是别人所给予的,每个人生来就有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道德意识。因为人有道德意识,所以人就有内在价值。因为人有内在价值,所以就有人格尊严。孟子讲过两句话“所欲有甚于生者”,意为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即人格尊严;“所恶有甚于死者”,意为我所厌恶的有比死亡还更具有负价值的,即丧失人格。这两句话正是注重人格尊严和内在价值的表现。坚持人格尊严,一方面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受别人的侮辱;另一方面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严,对于别人要尊敬。这是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观点。
    ③应该指出,人格尊严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等级制社会中,将人分为不同的等级,有贵族,有平民,有贱民。贵族具有尊严,平民亦有一定的人格,贱民则受奴役。平民坚持人格尊严,表现为反对奴役的斗争。孟子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历史上有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即为了保持人格的尊严。“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即肯定人格高于生命。然而生命还是人格的本原,如果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所谓人格。
    ④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意义上来说,可以说道德高于生命。应该承认,道德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⑤“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是正常的情况。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满足不可能是无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也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
    ⑥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是基本上肯定生命的,但是一部分儒者重义轻利、存理去欲的学说,对于物质需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较忽视充实生命力的必要性,对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与重义轻利、存理去欲的思想成为对照的是纵情肆欲、惟利是图的流俗思想,追求个人享乐,见利忘义。这种流俗思想自古有之,于今为烈。这种庸俗作风,既违背了道德的准则,也逆反了生命的规律,是不足取的。
    ⑦孟子曾引阳虎之言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里所谓为富指执政者聚敛民财,所谓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民财与施行仁政确实是相悖的。但是,如果从另一意义来讲,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还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是相得益彰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以仁为己任”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许多国外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仁富合一的典范。
    ⑧社会生活必须分工,在社会中有人为增加物质财富作贡献,有人为提高人类的精神生活作贡献。仁富可以合一,然而也不妨分途。在精神领域中,有人致力于探求自然的奥秘,有人沉思人生的终极价值。这都是应该鼓励的。
    ⑨富(经济)属于物质文明;仁(道德)属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兼顾并重。 (有删节)
    6.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道德主要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它有许多基本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以人为本。
    B.文中第二段引用了孔子和孟子的话,说明了人的道德意识、内在价值和人格尊严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C.作者以“不食嗟来之食”为例,说明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人格高于生命,它可以脱离生命而存在。
    D.孔子在回答什么叫智的问题时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的这句话表明中国传统道德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不是以神为本的道德。
    7.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以下表述不属于这种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天地之行,人为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