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上的数字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实验成功了!吴健雄两眼盯着显示屏,咬咬牙,向大家说了句:“再来一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准确无误。紧随吴健雄实验之后,全世界有近百个不同实验得到同一结论。至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已成定论。李、杨的理论告诉人们:科学总是要前进的,每一次的革命都迫使科学界推翻一种盛极一时的理论,以支持一种与之不相容,然而却是更有生命力的理论。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应该提到的是:1928年,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在衰变中观察到了宇称不守恒现象,因对宇称守恒定律深信不疑,以为实验出现误差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大物理学家朗道的研究生曾写了一篇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文章,被朗道斥为“开玩笑”,这位研究生出于对朗道的崇拜而放弃了这一想法。 (摘编自蒋东明《李政道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宇称守恒定律自发现以来。解决了不少科学难题,成为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一直被物理学界奉为不可逾越的信条。 B.李政道、杨振宁一开始就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经过大量推算和深入研究,发现宇称守恒定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C.因为一次实验的成功具有偶然性,人们难以信服,所以吴健雄教授在第一次实验成功后,宣布“再来一次”。 D.距李政道、杨振宁的理论提出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两人就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足以说明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E.美国物理学家考克斯曾观察到宇称不守恒这一现象,但因为实验误差错失机会,致使这一重大发现推迟了近30年。 (2)尽管李政道、杨振宁“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但在发表的论文中却“又谨慎地补 充”,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写李政道、杨振宁论文发表后,几位著名物理学家打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6分) (4)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被誉为“战后最激动人心的发现”,请从“勇气”“发现”“执着”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 崇安髭蟾蜍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三亚房价已赶超迪拜,海南楼市泡沫已然存在,但投机者还期盼着海南国际游岛细则的出台,却不想泡沫可能会破灭,这真是痴人说梦。 B.导演王全安以《团圆》获得第6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至此,他在柏林电影节上的获奖数与张艺谋等量齐观,仅逊于华人影坛翘楚李安。 C.在狂欢节里,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送旧迎新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D.有人常在各种媒体上表达自己被他人的善举感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冷漠公益之事,这样的口惠而实不至真是一种可怕的社会病。 14.把下列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我相信, 。悲观主义在理论上是驳不到的,但生命的实践能消除它的毒害。 ①失却了行动的力量 ②有的人则以行动抵御悲观主义 ③为生命争得了或大或小的地盘 ④有的人被悲观主义的阴影宠罩住了 ⑤每个正常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点悲观主义 ⑥一生中有些时候难免会受人生虚无的飘忽感的侵袭 A.②③④①⑤⑥B.④①②③⑥⑤ C.⑥⑤②③④①D.⑤⑥④①②③ 15. 下面一则启事,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我公司应征网页制作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各20名。凡我市21—35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均可报名。贵公司地处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待遇优厚,最低月工资1700元。路途较远的职工公司负责安排食宿。愿者请带身份证,到本公司的人事科报名,经考试后即可录用,试用期3个月。 2011年2月20日 答: ① ② ③ ④ ⑤ 16.“充电”原指将电能输入蓄电池等,使其重新获得放电能力。如今也可以指通过再学习补充新知识、增长新能力。例如:技术培训市场鱼龙混杂,想要充电先擦亮眼睛。这类语言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请举一例分析说明,要求:①正确解释原义 ②能说清新的含义 ③举例恰当(6分) 答: 五.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韩国的大学教授们选出了“反求诸己”这个成语,作为对韩国社会期许的代表性词语。 “反求诸己”出自于《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要求:请以“反求诸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学年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C(A项只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并非文言之现代生命。B项前后两句说的是同一个现象,没有因果关系。D项也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且不符合本文的主张。) 2.B (B项少了“几乎”一词,过于绝对。) 3.C (C项“白话文远远不及文言文”错) 4.C(矜:同情。) 5.D 6.B(这些人被撤职并非因为陷害沈青霞。) 7.(1)正竭力罗织他罪名时,幸亏(或依赖)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评分要点:构、薄、句意各1分)(3分) (2)沈君原来就凭借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或被当时的人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大多对时政多所讽刺指责,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和恐慌。(评分要点:故、被动句式、稍稍、句意各1分。)(4分) (3)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或害怕),同时使边陲战士的战马飞奔(或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评分要点:“寒”“跃”的使动用法、固、句意各1分。)(3分). 8、答案: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9、答案: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之语,可见作者久羁之苦。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残灯”两句,写屋内黯淡情景,与前片月光映照,亦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10.(1)歌窈窕之章(2)入则无法家拂士(3)言笑晏晏。信誓旦旦(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25分)(1)(5分)答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2)(每。分)①当时物理学界关予奇异粒子的知识还很缺乏;②这种理论还有待更多的实验验证;③虽然李、杨二人经过大量的推算和深入的研究,但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应该更严谨细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说明宇称守恒定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②表明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对李、杨二人的理论不以为然;③村托在巨大压力面前,李杨二人超乎寻常的勇气。 (4)(8分)观点一:有勇气才敢于创新。①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尊重事实,不盲从权威;③敢于突破已有经验和理论的束缚;③敢于建主新的理论。观点二:发现是科学进步的基础。①认真研究反常现象,及时捕捉到新鲜的信息;②善于发现权威理论不周严的地方;③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三:执着是取得成就的关键。①从失败中寻找新的突破口,确定研究方向②坚持正确的观点,进行深入研究;③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实验证实自己的设想。(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者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正确给3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5分) 12、B(A句式杂糅C语序不当、不合逻辑D成分残缺) 13、C(清规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A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傻子信以为真.现在比喻凭妄想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B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D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14、D 15、①“应征”改“招聘”;②“贵公司”改“我公司”;③“考试”后加“合格”一词;④文中缺“报名时间”;⑤落款右下方缺署名:××网络广告公司。(改对一处1分) 16、答案示例(6分)例1:“桑拿”指在高温浴室内用蒸汽排汗的沐浴方式。如今,人们又把相对湿度较高的潮湿闷热天气说成“桑拿天”。例如:今天,长沙又是一个摄氏38度的桑拿天,又热又潮,闷得实在难受。 例2:“瘦身”指采取节制饮食、增加锻炼、服药按摩方法,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使肥胖程度减轻。如今人们也用来指通过调整结构或缩减项目等,使原有规模、体制等得以压缩简化。例如:奥运会要“瘦身”羽毛球混双比赛将被“砍”(文章标题)。 17、[写作导引] 这个文题在思想内容上可以有如下理解:一是追求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人生修养;二是冷静深刻地“反省”当今社会存在的浮躁之气;三是倡导从我做起,塑造自我,改造环境的积极人生态度。 作文思路参考:一、主张对人生意义的个体性自我强化。主动学习,有错误先检讨自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联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浮躁之气,如作家十大富豪排行榜、不择手段地想出名等;对比论证,分析正面事例,剖析这种社会浮躁病的病因。三、倡导从我做起,个人对人生、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力。古人先有儒家的孔子、孟子,墨家的墨子,后有范仲淹、曾国藩等,近有孙中山、毛泽东等革命先驱。 附: 文言参考译文: 沈君青霞,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向皇帝上奏表痛斥当权的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塞去。在那段时期,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 不久,沈青霞就疲惫着携带妻儿出关在塞上安家。正巧碰上北方的敌人多次侵犯到国境内来,而总督以下的将领,毫不抵抗,缩在堡垒里束手无策,凭借敌寇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的事都没有做到。甚至等到敌人退却,就割下自己队伍中阵亡者和在郊野行走百姓的左耳,冒充杀敌数字邀功请赏。于是 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对上既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对下又痛恨众将士任意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多次哭泣感叹,便把他的忧郁表现在诗歌文章之中,以抒发情怀,就成为文集中的这些篇章。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时人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对时政多所讽刺,逐渐传播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进行造谣陷害,这样沈君的大祸就发生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老朋友俞君,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巷伯》篇的讥刺谗人以下,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它们难道都符合古诗的音律吗?然而孔子所以并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推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又以合乎礼义为归宿”,“说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应该引为鉴戒”。沈君虽已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一提到他,没有一个不鼻酸流泪的。啊!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胆寒,使边防战士跃马杀敌,而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日后假如 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为文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评论沈君大节的东西,所以我就不写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