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下册知能优化演练试题(附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
    巳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被贬官
    B.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更:更换
    C.吾素慕之 素:本来
    D.而讫无称焉 讫:最终
    解析:选C。素:常常。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既老而衰且病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B.夫士少而仕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盘盘焉,囷囷焉
    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而陋者乃以斧斤求之
    解析:选D。D项,乃:表转折,却。A项,且:表并列/况且;B项,而:表修饰/表并列;C项,焉: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作者谪居滁山,改号为“六一居士”的情况,直接点题。
    B.作者把“三宜去”放到结尾,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恻然哀之”,从而能够得到皇帝的怜悯,重新启用他。
    C.全文的主旨,其实就是文章的结尾,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文章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不贪恋富贵,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
    解析:选B。B项“重新启用他”错,文章没有此意。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2)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二、语言运用
    5.下面句中画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宋代散文艺术成就最大的是欧阳修和苏轼。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能够运转自如,委曲尽态。用苏轼的话说,即是“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我觉得这是散文的佳境,也是继承了“通脱”和“白描”的传统而更加熟练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思想虽不甚高,但行文技巧是够熟练的。________,他的史论政论可取的不少,但有些游记和书信杂文,艺术上是精湛的。像《日瑜》《记承天寺夜游》,都能信笔所之,淋漓尽致,有很强的表现力。
    A.苏轼的作品情况就不如了
    B.苏轼的作品情况就更复杂了
    C.苏轼的作品思想和技巧均够熟练
    D.苏轼的作品就更进一步了
    解析:选B。由下文可知,A项不合文意,作者对苏轼是赞扬的。C项的表达与上文“行文技巧是够熟练的”重复,语言缺少变化。D项与全段主旨不符,文段是赞扬“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能够运转自如,委曲尽态”。并不是对比二人成就的高下,且下文也没有这个意思。
    6.根据提示,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谈到了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也谈到了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本文的乐趣是:________。
    答案: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五一”之乐
    一、基础考查
    1.下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谪(zé)    佚名(yì)
    讫(qì) 号哭(háo)
    B.相称(chèn) 牵累(lěi)
    灾难(nàn) 骸骨(hái)
    C.轩辕(xuān) 珪石(ɡuī)
    憔悴(cuì) 恻然(cè)
    D.涿鹿(zhuó) 讥诮(qiào)
    颍水(yǐnɡ) 夙愿(sù)
    解析:选A。“谪”读“zhé”。
    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聊以志吾之乐尔
    B.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解析:选B。A项,“尔”通“耳”,罢了;C项,“讫”通“迄”,到;D项,“彊”通“强”,强壮。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组:印绶
    B.是岂不为六一乎 岂:难道
    C.子欲逃名者乎 名:名声
    D.吾负三宜去 负:负责
    解析:选D。负:担负,引申为具备。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太山在前而不见
    B.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C.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D.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解析:选D。D项表并列,前三项表转折。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此吾之所以志也。”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固:本来
    B.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幸:幸好
    C.是为五一尔,奈何 尔:同“耳”,罢了
    D.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依靠,依赖
    解析:选D。聊:姑且、暂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