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测试题(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各地的温鼎器型相差较大,已发现的温鼎可分为三类:有方形温鼎、圆形温鼎、带托盘温鼎。从火膛所在的位置看,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火膛有方鼎和圆鼎,其构造分三个部分:用夹层把鼎内容积隔成上下两部分,上层空间作为盛羹用;中层屋形空间为火膛,前面有火门底板有通气的箅眼,周围有挡火墙和溢烟口;下层有足,用于抬高火膛,隔离垫衬物体。外置式的就是带托盘的温鼎,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部分是盛羹的圆鼎;中部分是放燃料的托盘,托盘是独立的火膛,设置在三个鼎足的中间;下部分是鼎足。从加工的工艺看,内置式比外置式难度要大,铸造技术要求高,外观及纹饰比较复杂。
    以上三类温鼎尽管出土地点不同,造型各有特色,但其功能是一样的,都是用于筵席间加热食物。
    我们知道在商周时,贵族为了社稷平安,往往祈求于神灵祖先的保佑,所以经常搞一些祭祀活动。祭祀被看作是最为神圣肃穆的活动,执掌祭祀的官员都一丝不苟,尤其是负责祭祀饮食的膳夫等,更是如此。饮食时中餐与晚餐,天子、贵族都必须首先祭祀其神灵祖先,以示孝敬虔诚。《周礼•天官冢宰》曰:“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这种祭祀活动都要在饮食前完成,结果热食经过复杂的祭祀仪式也就变成了凉食,特别是寒冷时节。祭祀后贵族们希望吃到热食,温鼎就在这种需求中诞生。由于温鼎把锅与灶结合在一起,体积小,重量轻,就餐者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搬动使用,既能边热边食,也能把块状食物放进去涮着吃,又不会被灶膛中的火焰灼伤。
    温鼎加热食物的对象与现在不同,由于对肉类加工技术的落后,只能将肉食捣成酱,加水煮成羹备祭祀所用。羹相当于现在的汤类或稀粥,那时食用羹是很普遍的,从君主到庶民皆用羹,《礼记•内则》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它们的区别只是在羹的材料上,贵族食用的是各种肉羹,如:羊羹、豕羹、犬羹、兔羹、鳖羹、鱼羹、脯羹等,而下等人食用的是粮食羹或菜羹。当然了,温鼎是贵族的专用饪食器,那时的青铜材料很少,仅有的青铜材料都用来满足贵族的生活需要,加上温鼎的制造工艺要求高,不能有渗漏现象,所以也是极少数贵族才能享用,平民百姓能用上陶制炊具就很不错了。
    商周时的温鼎应该说是当代火锅的鼻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材料与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功能及本质却没有变,仍保留着原始的构造。
    10.下列有关“温鼎”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现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的一种温食器具。
    B.只有方形温鼎、圆形温鼎、带托盘温鼎三种类型。
    C.都是小型青铜鼎,所处的地域性很强。
    D.其构造和功能与现代火锅相同,是当代火锅的鼻祖。
    解析:选B。说法太绝对。根据考古资料,已发现的温鼎是分这三种类型,但不能说“只有”这三种。
    11.下列对“温鼎”产生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丰富古代饪食器的种类,使人们的进食方式更为方便、舒适。
    B.为了营造出一种“佳肴必用美器”的饮食文化氛围。
    C.为了祭祀神灵祖先,祈求社稷平安。
    D.为了能在祭祀后吃到热食,便铸造出了能巧妙地把锅与灶结合在一起的温鼎。
    解析:选D。A、B两项是说温鼎出现后所产生的饮食文化意义,并非产生原因;C项,温鼎不是用以祭祀的,而是用于筵席间加热食物的。
    12.下列表述和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根据火膛位置不同,温鼎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后一种就是带托盘的温鼎。
    B.相对来说,内置式的温鼎其工艺水平要比外置式的更高些。
    C.无论君主还是庶民,都可用温鼎加热食物,但由于当时对肉食加工粗糙,只能烹煮肉块或肉羹。
    D.与其他饮食用具相比,温鼎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易于移动、边煮边食、可涮可食。
    解析:选C。据文意可知,只有少数贵族才能享用温鼎,平民百姓能用上陶制炊具就很不错了。另外,温鼎也不光是煮肉用,也可烹煮、加热其他食物。
    四、语用创新
    13.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
    作家冯骥才出访时,出席了法国人欢迎他的宴会。许多西方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题,一位记者问:“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也不会变成牛。”他的回答博得了众人的喝彩和掌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世界的文化有冲撞但不可能照搬照抄,我们接纳、融合西方的真正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4.(原创)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
    ②中国书法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③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