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第三册(配苏教版) 第三专题第三模块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 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也在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他们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不仅绝大多数员工是中国人,而且制作的食品的原材料大部分也是产自本地。为了表现其本身是地方公司,麦当劳快餐店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与地方学校以及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如在新学年开学之际,向附近学校一年级新生赠送帽子和文具,向前一学年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在教师节期间,麦当劳派店员代表到附近学校慰问教师,并向他们赠送礼品。在交通高峰时段,派员工帮助交警维持交通。原在北京王府井南口的分店,每天早晨还升中国国旗。1994年临近国庆时,该店还举行了庆祝国庆的升旗仪式。 为了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北京的麦当劳还专门在店堂相对僻静的地方设有被人们称之为“情人角”的区域。在该区域里的餐桌,均为两人桌。除此之外,在北京所有的麦当劳店内,都为儿童顾客隔有被称之为“儿童乐园”的专门区域。北京儿童通常是最忠实的麦当劳迷。让一些店员充当“麦当劳阿姨”或“麦当劳叔叔”的角色,专门接待儿童顾客,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是北京麦当劳的一个重要营销策略。为了使中国文化的意义在店里得到更多的表达,他们在店堂里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如雇用不同年龄层的人当店员,而让年龄稍长的店员负责接待工作。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北京麦当劳常常成为那些没有和子女住在一起的老年夫妇与子女团聚共餐的地方。为了吸引更多的家庭来聚餐,北京麦当劳把“欢聚麦当劳,共享家庭乐”作为他们主要的广告词之一。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1.中国人为什么愿意到“麦当劳”就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光顾麦当劳体验他们想象中的“美国文化”。(2)感受体会麦当劳餐厅里平等、民主的氛围。(3)就餐环境和优良服务是吸引他们来就餐的原因。(4)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 2.麦当劳为了适应中国文化在哪些方面做了改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在中国百姓面前塑造地方企业的形象。(2)为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儿童的需要专门设计某些区域。(3)在店堂里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 3.麦当劳“本土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绝大多数员工是中国人。(2)原材料大部分产自本地。(3)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活动。(4)与地方学校以及街道组织建立特殊关系。(5)专门在店堂内设置“情人角”来适应中国年轻恋人的需要。(6)为儿童顾客设置“儿童乐园”。 4.为什么说北京麦当劳已经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北京麦当劳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鲜明的美国特色,但他们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首先他们努力塑造地方企业形象,其次在店堂内努力营造中国式家庭气氛,使中国文化的意义得以在麦当劳得到更多的表达。因此,北京麦当劳已经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二、语言运用 5.请将“滴水穿石”扩展成100字左右的一段话,要揭示出“滴水穿石”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滴水穿石是一种精神,应该大力提倡。每一滴水都有专一的目标,它们永远都朝着同一方向,滴滴落在同一个点上;每一滴水都能在漫长的岁月中耐得住寂寞,永远滴下去。凭着专一、坚守、坚持的精神,它们终于穿透巨石,实现跨越。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1)请你在省略号处仿照上文再补写两个例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简要点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补写例子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句式要与上文一致,即“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二是前后两者所代表的东西相对、前后两者在读音上有相同语素或者谐音关系。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要注意通过现象看本质,要注意这些现象所反映的社会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点评时要一针见血,要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并且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答案:(1)知道“梅艳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刘谦”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司马迁”的人越来越少了。 (2)这反映了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这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逐渐失衡造成的,我们应大力提倡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赋予(fù) 氛围(fēn) 提供(ɡònɡ) 时髦(máo) B.雅座(yǎ) 悠闲(yōu) 特殊(shū) 饮食(yìn) C.仪式(yí) 殖民(zhí) 接触(chù) 亲朋(qīn) D.趋势(qù) 笤帚(tiáo) 吸纳(nà) 体系(xì) 解析:选C。A项,“供”应读ɡōnɡ;B项,“饮”应读yǐn;D项,“趋”应读q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快捷 消谴 符号 档次 B.消废 营销 赠送 僻静 C.频烦 障碍 提倡 浪漫 D.显露 炫耀 礼貌 按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