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太和殿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写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第二课时 朗读11节,并说明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我们看课文“AB”,这说明紫禁城以小广场为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指出“C”,这里回顾照应了前一部分,接着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D”,这就为我们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层次,因此这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分界,枢杻的作用。 12、13节写了哪几个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从哪方面来写这后三宫的?(用途) 14节合写后三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宫中凤凰图案增多)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我们可以看到,这节和6节写龙的装饰相比较,所用词语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15节大致介绍了东西六宫,16、17节则重点介绍了养心殿,作者介绍养心殿时,用了哪个修饰词?(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个“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养心殿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节从养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宫) 对于东西六宫的建筑,作者只介绍了长春宫和储秀宫,原因是什么?(这两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岁生日的场目,为什么? (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 19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作者的立足点已转移到御花园,这段的文字比较生动活泼,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从一个观赏者的感觉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御花园的总体特色。(读20节第1句)“景山”是在故宫内部吗?从哪看出来的? (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朗读“站在……惊叹”作者把我们带到景山高处,回望故宫全貌,同时又点出故宫宏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是什么写法?(首尾呼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