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 挂图,让同学说明2节介绍了哪些地方。 (城墙;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占地,宫殿和房屋的数目;护城河;角楼)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这一节哪句话介绍了故宫的艺术风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请画下来记住。 第二部分 从第3节开始,作者带领我们按空间顺序游览故宫,那么从文中看来,作者游览故宫是从哪开始的? (天安门)我们将由南向北游览故宫。 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把我们从天安门带到故宫?(见书) 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什么?(空间方位的转移) “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课文用了几节来写三大殿(4—10节) 4节总写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观上的特点是什么?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 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 大家试想一下,下雨的时候,水从鳌头里流出来,象不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作者将立足于七米高的台基上,依次介绍三大殿。 对于三大殿,作者所用笔墨并不平均,而是重点介绍了太和殿,5节是从哪方面介绍的?(外观) 读课文,作者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来介绍太和殿的外观。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6节、作者介绍太和殿由外观转入内景,对内景的描写,哪个字用得最多?(“龙”) 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 做书后练习四 7节、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轴线上?象征皇权 (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8节、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样的呢?文章描绘了大典时的场面,台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两边的仪仗,端坐于宝座上的皇帝,以及钟磬鼓乐的幽远声,烟雾迷蒙,缭绕着一种神秘莫测,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