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学习新课 1、解题 [教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作品和题目。 [要求]学生明确以下五点: ①作者的生卒朝代——清代后期。 ②作者的姓名字号——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 ③对作者的定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 驱。 ④作者的作品和文集——《龚自珍全集》。 ⑤题目——“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预读 [教法]两名学生一人读前一段,一人读后一段,要朗读。 [要求]两名学生读的同时,其他学生看课文,并用铅笔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释译 [教法]①采用学生提疑,学生解疑的方法解决课文中学生不懂的一些问题。 ②老师提疑并引导学生解释、翻译、理解一些语句。 ③全文疏理完毕后,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要求]重点弄清以下内容。 (1)结合句子理解“以”、“则”、“之”、“其”四个虚词。 (2)结合句子理解“夭”、“病”、“泣”、“顺”四个活用的实词。 (3)结合课文释译以下九个句子: ①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②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③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⑤斫其正,养其旁条 ⑥既泣之三日 ⑦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