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本文宜采用诵读法,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诵读指导。 1、读出重音,体现出着重强调的意义来。 比如首段的“岂非人事哉”一句和“得、失”二字,通过重读,就可暗示出作者的观点,即认为国家的盛衰在于“人事”,同时传递出立论的根据就是庄宗得失天下的对比。 2、读出节奏,体现出文气的急切舒缓来。 例如:“方其”领起的5个分句要一气贯通,读出声势,表现出庄宗不可一世的气概。 3、读出对比,体现出文章的抑扬变化来。 “天命”与“人事”是一重对比;“可谓壮哉!”与“何其衰也!”是一重对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对比;“方其盛也”与“及其衰也”仍是对比。几组对比,读起来都宜先轻后重 ,把着重点放在后边,低昂反复,先扬后抑,感慨淋漓,发人深思。 4、读出语气,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倾向来。 例如开篇“呜呼” 一语,叹惋之情十足,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总的感情基调。再如“可以知之矣” 和“自然之理也” ,都应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去读,要读得从容缓慢 ,给人不容置疑的感觉。 (六)指导文言字词句。 1、一词多义 与 1.给。 2.读yú,通“欤”。 3.为,给,替。 4.和。 5.亲附,亲近。 归 1.归附,归依。 2.返回。 3.归还。 4.归聚,汇聚。 易 1.容易。 2.轻易。 3.替代。 告 1.祭告,祷告。 2.告诉,告知。 3.上报,报告。 4.祭告,祷告。 2、词类活用 (1)、仓皇东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法:使……兴,使……亡)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细小的 事情;有勇有谋的人物) 3、特殊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2)、为天下笑(被动句) (3)、还矢先王(省略句) (4)、盛以锦囊(省略句) (七)练习检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 ) ④、及凯旋而纳之。( )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指一般属官。 B、岂非人事哉! 人事:人的原因,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 C、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偏激的情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