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重点把握“虚构”这个词。这里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小说。这一句话,雨果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2)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这句话表面是在揭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即每一大变动时代先出现武力统治者,然后才出现精神统治者。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是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这印证了本段开头一句话的意思,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他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3)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雨果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作一部书,并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雨果在这里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的“现实”。这是巴尔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它启发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可见雨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4)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这是诗化的语言。先要注意作者拿“短促”与“饱满”对比,意为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再要注意“饱满”一词,它意接前句,意为巴尔扎克一生是饱满的,不是空虚的,这样的评价就更为形象,表明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他做的大量工作对人类是有益的;最后注意“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作品”与“岁月”相比,出人意料,作品可以计算,岁月如何计算?以“天”计?以“年”计?这样行文是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5)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