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是许多人痛恨与忌讳但又无奈的。如果不收,别人会认为你假清高,会认为你不够朋友,这时候难得糊涂就不错了。 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采菊东篱;穷人不食嗟来之食,毙命街头。可见真正的清高䘯物质所无法动摇的,有时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这又很有些甘于清贫,冷漠诱或,忠诚信仰和不畏牺牲的味道了。 E、总结 作者用文章来开导社会,通过“漫话”的方式,告诉我们“清高”是一种世俗的价值取向格格不入的行为与思想,清高的人一般不会趋向于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因而不会获得较多的物质享受与社会地位。它只代表一种不从众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是自我意识和性格的一种自然体现,它拒绝平庸,蔑视媚俗,鄙弃愚腐,因此总要伤人,因此总被人敬而远之,更是失宠于权势与财富。但是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心理现象,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应该辨证的去看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两篇文章(看附后资料1、2则) 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应以道德滑坡和人格、尊严的丧失为代价。恰恰相反,社会越进步,市场经济越完善,道德水平应当越高,人格和尊严越应被人所重视。在各种机遇、选择、挑战接踵而至的时候,能正确地抵制各种诱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伤害,保持清高的品质,那就十分可贵了。 五、作业布置 以清高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板 书 1、释清高 2、许由是第一个清高之人 3、清高与富贵无缘 4、陶渊明是突出的庯正的清高者 5、要获清高之名还须有才 6、古代对清高的评价是很严格的 7、古代对清高的评价又是很模糊的 8、“清高”在现实条件下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