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金开诚《漫话清高》教学设计案例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漫话清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2.了解历史上的清高人物及“清高”的当代意义。 
    3.分析文中所列举之人物与作者所阐述论点之间的关系,学习本文论述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清高”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2.当代人如何面对“清高”。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一.激趣导入
    1.语言导入
    我们有时会听到人们用“清高”评价他人。“清高”是褒义还是贬义?古人是如何看待“清高”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清高”?“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以及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学者金开诚的《漫话清高》。
    二.作者介绍
    金开诚,男,1932年生,江苏无锡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1955年北京大学毕业,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入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会员。第八届中央常委,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宣传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部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三.理清思路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给段落和大意连线。(投影)
    第1段:释清高。 
    第2段: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许由。 
    第3段:清高与富贵无缘。 
    第4段: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 
    第5段: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有才。 
    第6段: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 
    第7段: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 
    第8段:“清高”的现代意义。 
    3.概括本文的思路 
    ①清高的含义:清白正直、高风亮节、孤独、孤僻、孤高。
    ②古代清高的模式:不能(愿)做官、与富贵或显贵无缘、必须有才。
    ③古代评价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
    ④清高的现代意义:仍需保留一点清高。
    四、课文内容探究: 
    问题思考:(媒体展示) 
    1、作者是怎样解释“清高”一词的意义的? 
    2、作者举许由与陶渊明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 
    3、林和靖、倪云林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4、李白与孟浩然的例子又别说明了什么? 
    5、作者认为“清高”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有什么意义? 
    讨论研究: 
    1、作者是怎样解释“清高”一词的意义的? 
    明确:所谓“清高”,辞海解释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应该是含有褒扬之义的,作者认为“清”即是“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也是有褒赞之义的。在中国人的词汇中,凡跟“清”字搭上关系的,往往有称誉的意思,如:卓越才能者名为清才,志行高洁者称为清士,儒雅文章则说清文,廉洁奉公者颂为清官,纯洁之友情则誉为清交,如今清字与“高”沾上了,想来该是顶量级的称誉了吧,然作者说“高”非是“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总要带上“孤高或孤僻”,甚至是“孤高”。苏轼有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谓高矣,又是多么的孤独啊,看来清高是要有一定的代价的,海子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与幸福生活的距离,是一种与现实格格格不入,丅高的代价就是“孤独”。因此“清高”的名声首先落到那些遗世寂居的文人隐士头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