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哲学草 谢文合 我是怀着十分钦敬的心情观谒这一带灌木的。 它生长在我上班的路上,环绕着电视台大楼,蓬蓬勃勃的绿在蓝天下。云来共烟霭朦胧,日出与曙色交辉,涤风濯雨,承浴着星光与月光,刚见到它的时候是初夏。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像一位大师,昭示着广博的意蕴,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便名之为“哲学草”。 哲学草的叶子是对生的,每个叶柄托起三片小叶构成一个“品”字。平滑的叶面没有叶绒,不沾污一粒尘垢;圆润的叶边没有芒刺,不染指丝缕外来之物。清廉的叶子沐浴和风蕙露,汲纳天地之正气,酿成养分输给自己的母体。纤嫩的方枝棱角铮铮,不随狂风伏偃。不受暴雨播弄。圆融的主茎向四方分披枝桠,接受八面来风,天光云影,兼收并蓄,养育得枝叶葱葱笼笼,烈日下不萎黄,晨露里不浅褪,和和谐谐的一个整体。是造物通于古人之心欤,抑先哲有启于大自然之点化?儒学矢向于社会和谐,主张立身以品,智圆而行方,哲学草懿范彬彬,集品、圆、方于一身,通体文章,圣意备焉。 百草丰茂季节,哲学草顺承天时,自由地生长着,嫩枝渐渐伸展到楼窗护栏的半腰。面对着钢铁寄托,它毫无攀附之意。长到一定高度,便曲俯下纤腰向地面披拂,画出美丽的枝叶绿弧,在大楼四周形成一围绿瀑,葳蕤着劲力不竭的灵动,拱天揖地,谦和地自立于大自然之中。既没有因护栏毁折而累及的零落之虞,亦无木秀风摧之忧。实乃“谦受益”者也。哲学草无所恃,所以无所失;无所怙,所以无所惧。盈虚相济,忧乐不牵,俨然道家风范。 草木摇落之秋,哲学草不拒天取,把一片片叶子交给西风。遒劲的技茎方圆交会,曲直相酬,款款地走进冬天,怡畅地掬霜揽雪,又是一派风度。它根部的土实实的、平平的,几处微浅的凹痕,是雨水潴留的记录。可知它的根是往土壤深处扎的,这也是它凌冬不死的原因。根本乃草木之心,草木失其根本便失其心。哲学草本一平凡草木,只缘心许大地,所以能固守一方热土。《华严经》里有一个偈子: 学道先须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