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居南海,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毅之族咸遂濡泽。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南海之人,靡不惊异。洎开元中,上方属意于神仙之事,精索道术。毅不得安,遂相与归洞庭,凡十余岁,莫知其迹。 (说明:上面三段节选自《柳毅传》,写柳毅替龙女传书获得洞庭龙君厚赠返回人间,成为淮右富族,结果几娶几亡,龙女得知,为感恩图报,化身卢氏女嫁给柳毅,柳毅成仙,从此过上了神仙生活。) 1.节选文段的情节和课文有些情节基本相同,读后是否有重复的感觉? 2.仔细阅读对小龙女和柳毅的语言描写,进一步理解小龙女、柳毅的性格特征。 3.故事的结局寄托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怀?针对这一结局写一篇评论性的文章或读后感。 答案: 一、 1.C(霰——xiàn) 2.C(环——鬟) 3.D 4.A 5.C 6.D 7.B 8.A 9.D 10.D(A.景——影 B.飨——享 C.羞——馐) 二、 1.自然环境描写。这一环境描写使整个故事笼罩在一种浪漫主义的氛围中,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2.描写了洞庭龙宫灵虚殿豪华的气派和富丽堂皇的建筑。作者精心构画这一世外洞天,一方面它与人间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寄托了作者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另一方面,它与小龙女的现实处境也构成对比。本来小龙女是洞庭龙君之女,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应该属她所有,只因父母包办,将她嫁了个不仁不义的郎君,以致牧羊于野,风鬟雨鬓,令人所不忍视。这样有力地烘托了父母包办婚姻的悲剧性,更好地突出了小说主题。 三、第一段文字是描写小龙女被丈夫、公婆虐待,贬低身份后在道边牧羊的形象的。属于描写的仅仅十八个字:“殊色”、“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这十八个字包括了对人物的外貌、服饰、神态及心理活动等四种描写,其描写的容量之大,意蕴之深令人叫绝。“殊色”突出小龙女不同于一般人的美丽,与后面小龙女自述的“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相吻合。通过描写她愁眉不展的神色,旧而不鲜的服饰,突出小龙女在泾河龙宫的地位,表现她所受的虐待之深。龙君之女竟落得如此悲惨境地,能不令人同情吗?究竟是什么使她命运如此多舛,能不叫人深思吗?“凝听翔立,若有所伺”,看似对小龙女神态的描写,实际上这是小龙女复杂心理的外化。父母包办,将她从洞庭远嫁泾河。在婆家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可丈夫放荡,公婆无法管束,反而与其儿子一起虐待自己。洞庭与泾河远隔数千里,长天茫茫,音信不通,家里的人根本无法知道她的悲哀。翘首南望洞庭,不禁潸然泪下。就是这八个字把小龙女急切盼望而又失望的那种复杂心理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