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通过不同剧本的比较,欣赏语言的不同特征。 本文的幽默是诙谐的幽默,蕴含着轻松和机智。杨长雄先是发牢骚,通过对比发泄不满,对比中见幽默。接着又模仿吴太太一上场时说话的语调,好像是抱怨,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茶馆》中的幽默是含泪的幽默,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对于王利发的不满,唐铁嘴先说“我已经不吃大烟了”,让人误以为他已经去掉了不良嗜好。正当王感到惊讶时,他出人意料地紧跟着说:“我改抽‘白面儿’啦。”听到这里,观众一定会哄然大笑。而他接下来的夸耀,虽然听起来更加滑稽可笑,但同时也让人感到一种悲哀:明明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自己受到了毒害,他却偏偏拿来作为炫耀的资本,他的无知、无耻,他的奴性就不言而喻了。 三 这是一道扩展题,可让学生自由选作。注意:改编要符合原著的精神,自己创作要注意结构的安排,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 教学建议 一 本剧剧情简单,可设置场景,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了解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三次交锋,从而弄清矛盾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两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 剧本围绕花瓶事件,主要写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以大学生打碎另一只花瓶作结。要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安排的巧妙之处。 有关资料 一 作者简介 丁西林(1893—1974),现代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理科,其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业余从事剧本创作。主要作品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多为独幕剧。抗战期间创作的多幕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以及独幕剧《三块钱国币》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他的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二 丁西林的喜剧风格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作家,作品以独幕剧为主。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丁西林的独幕喜剧比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为带有诙谐意味的趣剧。作品简洁集中,浑然一体,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寓庄于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