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一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内容,教师可简介《红楼梦》开头1—5回的内容。 二作者介绍最好简要些,切勿把学生引入对作者家世的考证中去。 三讲授中应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作为重点,体会《红楼梦》一书的反封建意义。 四有可能的话,让学生看一次《红楼梦》影视剧中的有关部分,或阅读《红楼梦》全书。 课后练习题解答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让学生熟悉人物出场,了解详写、略写等区别,为下边分析人物形象做铺垫。 详写: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 略写:如迎春,探春,惜春。 实写: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贾母。 虚写:如贾赦,贾政。 单独介绍:如贾宝玉,王熙凤。 群体介绍:如邢夫人,王夫人,李纨。 二、这道题主要让学生赏析人物语言。 王熙凤: 1.王熙凤说话张张扬扬,虚情假意,难怪林黛玉纳罕,觉得此人“放诞无礼”。然而这“放诞无礼”正说明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红楼梦》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笔。 2.王熙凤逢场作戏,做表面文章,明为称赞林黛玉,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这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3.王熙凤接过王夫人的话,表白自己能干周到,机变欺人有术。 贾宝玉: 1.信口开河,痴狂之至。 2.性乖张,怪人怪语。 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见如故,有一种心灵感应。贾宝玉的语言正是这种感情契合的内心反映。然而在世俗的眼光中,这些话却成了疯语狂言。其实,疯傻痴狂的外壳,重情不重礼的内核,正是贾宝玉语言的特征,几乎隔房可辨。 林黛玉: 1.林黛玉规规矩矩,照实回答外祖母。有教养。 2.这里降调,改口回答宝玉。可见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谨慎态度,这是她寄人篱下的心态反映。因为前边听贾母说姊妹们“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而她不能超越她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