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全文解读 ●鉴赏说明 这篇文章通过对魏、蜀两国争夺街亭的战役的描述,赞扬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的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先写蜀军的战略部署。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孔明判断,认为司马懿“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决定派兵防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孔明怕他轻敌,郑重地对他说明街亭得失的利害关系。马谡以全家性命作担保,孔明才答应,并派上将王平协助,叮嘱他“必当要道之处”下寨。孔明知己知彼,用兵谨慎。进而写孔明为了确保街亭的安全,再派高翔、魏延屯兵列柳城和街亭之右,作为援军。这样写,既突出孔明善于分析形势,判断无误的指挥特征,也着意烘托出街亭在战略上对于蜀军的重要性,与下文写马谡轻率措施相映衬。接着写马谡防守街亭措施不当,反映他狂妄自大,脱离实际。写他的笑语:“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麻痹轻敌;写他拒绝王平的建议,坚持屯兵山上,公然违背临行时孔明的嘱咐,甚至夸耀自己。这样,马谡自高自大的狂妄态度和自以为是、理论脱离实际的恶劣行为,便跃然纸上。 再写街亭战役的经过。司马懿兵到街亭,首先立足于了解情况、分析情况。这反映了一个有才能的军事家善于知己知彼,与马谡的自恃轻敌恰好形成对照。司马懿先令张挡住王平,打乱“蜀军犄角之势”,又派申耽、申仪引两军切断蜀军汲水道路,自己则统大军包围西山,使马谡处于窘境。 马谡被困,王平、魏延、高翔互相援救,反复冲杀,蜀兵仍然受挫,失掉街亭。这显然是马谡造成的后果。 最后写街亭失守后孔明采取的措施。 孔明看了王平派人送来的图本,深知形势不妙,便决定派杨仪接替马谡进行补救,但已来不及了。于是,便有步骤地有计划地把部队撤回汉中,这表现了孔明卓越的军事才能,对战争形势的分析,细致而准确。孔明回到汉中,嘉奖赵云不折一人一骑,严肃追究马谡违犯军令,失掉街亭战略要地的职责,并将马谡“明正军法”,表现出孔明严肃执法的精神。 在写法上,可供鉴赏的有两点。 一 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