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道题主要让学生通过人物语言,以及情节的发展、细节的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 1.林冲到沧州后,遇见李小二。交谈中,他不在意李小二说感恩的话,而指着自己的脸上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又说:“我是罪囚,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这表明扶危济困的林冲,不顾自己的危难,一心为别人着想,其厚道、克己的品德跃然纸上。当然,此时的林冲,也有点自惭形秽的味道。 2.后来有两件事促使林冲走上杀人报仇的道路。一是李小二面告陆谦三人密谋陷害他,二是他亲自听到仇人密言要加害于他,他才拔刀而起。这一变化表明林冲从忍辱到反抗,思想性格发生了质的飞跃。林冲毕竟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其内心的反抗种子终于萌发出来了! 3.这些细节描写,说明了林冲做事细心、缜密。这与他长期的曲折遭遇有密切联系。他事事留意,处处小心,不敢造次,生怕惹祸,因而培养了心细如发的性格特征。 二 这道题主要让学生理解写景在本文中的作用。 作品写大风雪,使人感到阴寒颤栗,自然会增加对林冲的同情,也映衬着他随遇而安性格的一面,为后面被逼上梁山蓄势,进而影响着故事的发展。 三 这道题意在使学生注意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 1.主张:出面做主 2.不时间:随时,时时,经常不断地 3.将来:拿来 4.书:书信 5.尴尬:行为、态度不正常 6.下饭:(下饭的)菜肴 7.消耗:消息 ★教学建议 一 这篇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而且又是单线结构,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把重点放在林冲这个人物性格的评析上。让学生正确理解林冲这一形象所暗示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 二 本课中有一些古代白话词语,是当时特有的汉语词汇。这些词语,既不同于文言词语,也有别于现代汉语词语。要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主要是参照上下文,才能准确理解其含义。比较特别的,课本已经作了注释,主要是讲清他们同现代汉语在词义和用法上的不同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