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西蒙诺夫《蜡烛》练习与测试题(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他看着她把那枚输血针头插进了连长的身体。看着血一滴滴流入连长体内,她捋了捋头发,怯怯地看了他一眼。
    他挤出一丝笑,虽然勉强,但很平静。
    他艰难地抬起手,比划了几下,她明白了,她把头上那根红布儿解下来递给他。他费力地把它塞进了内衣口袋。
    他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她知道属于他的时间不多了。然而就在此时,他竟然抱起炸药包艰难地爬出了掩体。
    她突然明白了。她也爬了出去。
    他们两个艰难地爬向了敌碉堡。后来一齐用力把炸药包顶在了碉堡口,再后来就听到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
    有人看到,一根红红的布条儿,从半空中袅袅飘落下来……
    残阳如血。负责清理战场的战士把一把小号和那根红红的布条儿交给了连长:“报告,除了这些,其他什么都没找到。”
    上边来了人,来人轻轻告诉连长:据我们了解,他们是一对夫妻。
    连长雕塑般地站住了。
    有人悄悄告诉连长说,连长我们走吧。
    连长未置可否。有人看到,连长把那红红的布条儿紧紧系在小号上,紧紧地……
    1.题目“红布条儿”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很多人找红布条儿说话”这句话中的“红布条儿”运用________修辞方法。
    2.文章第二段写了战士们对女卫生员的到来的种种反应,这样有什么作用?
    3.揣摩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1)“她拿针头的手有些颤抖”,为什么会“颤抖”?
    (2)“她突然明白了”,“明白”了什么?
    (3)“连长雕塑般地站住了”,为什么是“雕塑般”的?
    4.这篇文章多次运用悬念的手法,试举例说明。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
    ——更多资源在"中学语文网":http://www.zxyww.com ——
    【参考答案】
    一、C
    二、1.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2.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3.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
    三、B
    四、(一)1.Bèn  mú  鞠躬  惊扰  2.第③段的“这时候”是指当那一连红军已经占领了那座桥,再没炮弹落在方场上的时候;第⑨段的“这时候”是指当红军战士围着坟堆静默的时候。  3.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一方面是照应上文,对烛光进一步交代,另一方面这微弱的烛光也象征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5.动词略。老妇人庄严而郑重的举动表现了她内心对烈士的哀思和敬意。  6.环境;勾勒出战争破坏后的景象,控诉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7.不写出姓名,揭示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情同母子。(二)(1)名词(2)形容词2.C   3.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熄蜡烛;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小女儿杰奎琳:说要睡觉,拿走蜡烛。  4.夸张;紧张;憎恨;凶恶5.厄运指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必遭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6.机智、勇敢、镇定  (三)  1.线索;借代  2.战斗的最前线上,女性出现比较少,因此女卫生员的出现使战士们大为吃惊,从侧面烘托出女卫生员的勇敢。 3.(1)表示她在做出抉择前内心的矛盾。(2)她明白了他抱起炸药包要与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3)“雕塑般”表明连长听说他们是夫妻后非常震惊,对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4.如第1段“她来的时候,他在擦他的小号。她看了他一眼,就去连长那里报到去了”“很多人都不明白,她怎么喜欢和他说话”“然而最终,在他和连长之间,她没有选择他”等。 5.连长被夫妻二人的英勇无畏的行为所感动,因此他把红布条儿系在小号上,意思是让他们夫妻二人永远在一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