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一片蓝天下”,讨论内容是:交流对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的、捡破烂的的观察、思考所得与感受。这观察、思考和感受肯定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深、有的浅,交流了、讨论了,可以取得成果共享的效果。尤其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得出的感受,甚至相反的感受,都在班上交流,加以讨论,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请教师不妨在这方面加强指导。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讨论内容是: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那些最近媒体上报道的迫切需要帮助的弱者?这个讨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讨论前的搜集、整理资料,找到需要关爱的目标。在讨论中,注意学生所能提供的,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要紧的是,培养学生关爱人的精神,而不在于他们在物质上给予别人多大帮助。这是在指导讨论时需要注意的。 7.与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一样,培养写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要高度重视学生把观察、思考、感受、讨论的成果,以书面形式写下来,这就是作文。作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同时,促进了观察、思考、感受、讨论以及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的提高。 这次作文要求写记叙文。在指导中,可以适当渗透一些记叙文写作指导。“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记叙文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不妨向学生说明。“尽量写出自己独特的体察和感悟”,也就是作文的个性化,非常重要,要注意引导。但也要注意价值取向。 三、活动评价 1.按照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看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态度、积极性,在活动中表现出的习惯和方法,以及知识和能力有多大提高。 2.可以按照三个部分进行评价。第一,讨论前的观察、思考,搜集和整理材料。第二,讨论、交流。第三,作文。 3.提倡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但这评价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评价要结合起来。教师评价要注意:以鼓励为主,尤其要鼓励原来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给予较高评价。 四、参考资料 (一)说爱心 爱是人类一种美好的情感,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异性之爱、人类之爱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爱,由于所爱对象的不同,情感的性质和表现方式也就有所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真纯的情感去祝福所爱的人生活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到这一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爱与对方的爱融为一体,在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中,完成生命的升华与创造。我们在这里并不想去说明各种不同类型的爱,应该怎样去表达和完成,我想说明的是爱为什么会成为人类一种普遍的伦理原则,以及爱作为一个人对社会、人类、自然最基本的情感态度,它应该怎样在我们生命中播种、萌芽、生成,使生命具有诗性的美丽光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