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读后感作文:《三块钱国币》中的“情”与“理”(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理”的胡搅蛮缠杨长雄极力阻止吴太太向李嫂索赔。其主要理由有二:第一、“女佣是穷人”,女主人应“替穷人想想”;第二、“擦花瓶是娘姨的职务,娘姨是替主人做事。所以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第一条理由能够成立,第二条理由,则难以讲通。按照杨长雄这个理论,佣人在主人家做错事,给主人家无论造成多么大的损失,都可以不承担任何经济或刑事责任。我想这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过去还是现在,于理于法都是说不通的事。但作者对杨长雄这种胡搅蛮缠的作法却是大加褒扬的。与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相比,同样是帮人说话,同样是能言善辩,鲍西亚堪称机敏、勇敢而又智慧,而杨长雄的表演则恐怕只能称为拙劣了。
    杨长雄的拙劣,还表现在他与吴太太的“口水战”失败后的粗野冲动上。一个大学生舌战不赢一个妇人,便去砸那妇人的东西——花瓶。
    《三块钱国币》这个独幕讽刺喜剧,究竟“讽刺”的是谁,其作品的客观表现效果,恐怕有悖于作者的主观愿望吧。
    笔者认为,无论是站在现实还是历史的角度去审视,这部作品在“情”与“理”的处理上,都是有欠妥当的。它可以算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好教材,却不能被称为一篇“人文主义”的好作品。人们之所以认为这部短剧“优秀”,那是因为作品中主人公杨长雄的这种“过激”的“阶级斗争”行为,在中国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始终是社会的一个精彩“看点”。历史已经过去,我们渴望在生活或文学作品中见到的不再是那种“找靶竖敌”冷酷无情的“阶级斗争”场景,而是充满人文主义道德关怀,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的温馨镜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